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唐 > 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将荐名将

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将荐名将(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然则,秦晋所顾虑的根本就不是李泌,而是即将入政事堂为相的房、崔二人。

在天宝十五年时期,房琯为兵部侍郎,崔涣为黄门侍郎,虽然听过其名,也见过其人,但毕竟不曾打过交道,这两个人平时也极是低调,实在弄不清楚他们的脾气秉性究竟如何。

但是,这两个人既然是李隆基带到蜀中去的,又送回来推荐给李亨,也就说明绝非易与之辈,怕只怕又是和李林甫、杨国忠这等人一般,私心极重,那可就麻烦大了。

眼下的政事堂虽然不成样子,陈希烈抱病不出门,魏方进只顾着明哲保身,但至少不会坏事,神武军和自己也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如果李隆基送回来的是两个超级搅屎棍,一面要争权夺利,一面还要做出政绩,那么倒霉的只能是他们这些充分陷阵的人。

从哥舒翰到高仙芝、封常清,又有哪一个不是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呢?

“就让他揣着奇货吧,咱们不与表态,看谁着急!”

郭子仪还是担心。

“末将只担心朝中有人会因此再做文章!”

秦晋却冷冷道:

“那些鼠辈文章做的还不够多吗?也是时候让他们得到教训了!”

李亨又是个软弱的天子,一旦不能平衡臣下,朝局顷刻间就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然则,李亨登基毕竟是存了疑的,事先为经李隆基许可就先斩后奏,虽然李隆基时候也表示了赞同,愿意退位为太上皇,可是毕竟有了得位不正的话柄。因此,李亨在处置一切和李隆基有关的人和事时都极为慎重,生怕再落了人话柄。

其实,还有一件事是秦晋想说,又犹豫着要不要说的。

眼下长安局势已定,朝中已经有风声,希望把太上皇接回来。但是,李亨明明听到了这种呼声,却选择充耳不闻,当做听不到,这么做就绝对有欠考虑。

当然,秦晋也不希望李隆基这个最大的搅屎棍再回来插上一脚。然则,李隆基毕竟做了近五十年的太平天子,其威望远非做了十几年太子的李亨可比,如果放任其留在蜀中,会使中央政府的权威遭到严重质疑,尤其是已经派到地方上就藩的藩王。

很显然,郭子仪明白秦晋所指的教训是什么,便道:

“大夫以自罚逼迫天子表态,恐怕得不偿失!万一……”

秦晋摆了摆手。

“李泌之流不过苍蝇蚊子而已,此前之所以留着他在耳边嗡嗡作响,是不想在危机之时乱了自家阵脚,现在此人既然得寸进尺,又何妨让他作茧自缚?”

郭子仪担心的就是这个,逼迫天子做不情愿的事,必定会使天子心中留下一根刺,就算暂时不发作,也早晚有发作的一日,如此留下隐患,是他所不愿意见到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