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尸语者(法医秦明系列1) > 尸语者(法医秦明系列1) 第12节

尸语者(法医秦明系列1) 第12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是在垃圾场寻找捆绑的工具,最有可能找来的是垃圾场很多的、更易于捆绑的软质绳索,而不应该是不易捆绑的硬质的电线。而且电线和电话线上都是新鲜剪短的痕迹,犯罪分子何必舍易取难呢?我们的家里可能没有绳索,但肯定有一些电线和电话线。”

“那为什么说是短时间内捆绑包裹啊?可能是杀了人,然后几个人分头回家去找包裹尸体的物件,回来再包裹尸体呢?”我问道。

“你是法医,不应该问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尸体死亡后1-2个小时就会出现尸僵,尸僵形成以后尸体就很难屈曲了。而我们看到的尸体是处于完全的屈曲状。而且在尸体被屈曲之前,已经套了两层塑料膜。也就是说,凶手是在尸僵形成之前,完成了捆绑、包裹、屈曲装袋的程序。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在1-2个小时之内找到这么多物件,完成捆绑包裹然后装袋,多难啊。所以,我觉得张月被杀的第一现场是在室内。”

“那可能是张月和她丈夫分开以后,被人劫持到有这些物件的室内,杀害以后再抛弃到垃圾场呢?”有侦查员问。

“这个可以排除。因为我们通过尸体检验,没有发现死者有约束伤和抵抗伤。也就是说死者死前没有被控制的迹象、也没有明显的抵抗动作。她应该是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被掐死的。”

“按照尸检情况,今天找到了尸源。死者是住在庆丰新村的张月。”师父说道,“刚才我和张月的丈夫谈了次话,觉得他疑点很多。”

刑警们神态各异的听着师父说。两天不眠不休的工作让大家精疲力竭。

“首先,当场在场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个疑点。他的潜意识,断言张月没有被强奸。这他不应该知道。”师父说,“其次,她说张月最后是在荒无人烟的垃圾场附近地区被害的。这个显然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杀完人,包裹以后直接抛尸,看样子很合逻辑。”

“第一,如果是偶遇歹徒被害,歹徒不会花那么多心思去包裹尸体,有什么意义呢?”师父切换到了尸体被包裹的原始状态的幻灯片,“第二,如果是在垃圾场附近偶遇熟人,熟人作完案,要藏匿尸体,应该抛去更远的地方,不会抛尸在离杀人现场那么近的垃圾场。而且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碰见熟人,几率太小了吧。”

“如果是有两三个人控制她呢?她一个弱女子,被两三个人控制,她也不敢反抗啊。”又有侦查员提出设想。

“是一个人包裹尸体的。”师父继续斩钉截铁。

“一个人包裹尸体都能看出来?”连我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大家看一看。尸体的双手是被捆绑在一起,然后和躯干捆绑在一起的。对吧?而且捆绑的地方,没有生活反应。也就是说,人死了以后才捆绑双手、再把双手捆在腰上。”师父神秘一笑。

大家恍然大悟。是啊,死后再捆绑尸体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尸体的双手和躯干固定在一起,才方便用一个直径不大的塑料套筒套住尸体。如果是两个人,完全可以一个人包裹,另一个人固定双手,就没有必要花这么多劲找各种绳索捆绑尸体了。

我们都呆呆的听着,总觉得这样的怀疑理由并不充分。

“我认为张月不可能在野外遇害的依据不仅仅是这些。”师父看出了我们的质疑,“我有充分的依据支持张月是在室内被害的。”

师父打开原始尸体的照片:“大家看。包裹、捆绑尸体的物件有:编织袋、塑料膜、崭新的电线和电话线。尤其是塑料膜,是两层,两层外形、规格完全一致的这么长的套筒状塑料膜。你们觉得如果在野外作案,会有这么充分的时间、花这么多心思来包裹尸体吗?这心理素质也太好了吧!现场即便是空旷的野外,也是偶尔有人路过的。”

我们觉得非常有道理,都在频频点头。师父喝了口茶,接着说:“另外,在野外作案,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么多捆绑、包裹尸体的物件吗?那他的速度也太快了。”

“附近不是有垃圾场吗?那里什么都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