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2 / 2页)
可唯一难办的是,这个孩子特别头脑聪慧,决不是个想同龄女孩子那样爱慕虚荣的,而且独立性特强,不是轻易能够被人左右的,除非让她心甘情愿的话,要是万一她坚持不相认的话,那时候整件事就很难堪了!
从以前和依曾相见的那几次就能得知,她说的一些话和做过的一些事让成人都有些佩服,不论这个山村长大的小女孩独立进城的勇气,还是面对小流氓的寻衅能够临危不惧,尤其是在自己别墅里,这个孩子的眼中也只是赞叹,并没有一丝贪婪的眼神。更让他大为不解的是,依曾一语中的的道出满屋子摆设中最为珍贵的元青花大碗,是这个孩子有特殊的能力还是巧合?
想到这里,金华强内心有些狂躁,再也坐不住了。这个孩子自己志在必得,不论从哪一方面考虑,金老太太这个方案百利而无一弊,要是这个孩子能够看出古董自己以后可就发大财了。自己在这件事上无论如何要办的圆满,这可是关系着很多人幸福的大事。
可是关于依曾出身的事情,虽然知道的人并不多,只有铁山大姨一家和铁山母子俩知道,可要是对他们假以言辞,未必不让人小瞧,看来只好先说成认干亲,再见机行事了。
见张铁山母子俩一脸忐忑,金华强也不好意思直接把话说明,他展颜笑了笑,接着伸出双手是以铁山娘和张铁山都坐下,此刻家里并无他人,其余的家庭成员都上山采收药材去了,张铁山也是刚拉回一车,晾晒在庭院里。铁山娘则在家带着外甥兼做饭。
几天后,几个人制定出一个大概的方案,在对细节上进行了反复的推敲,这才布置出这一场认为是天衣无缝的妙计——移花接木。
古书有云:“世所必无之事,安知无必有之情,既有必有之情,又何妨作或有之想。”此或有之想的演变,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矛盾,运用权术,或从外打进的渗透方式,使即成之事实方式发生变化,这种手段就叫做移花接木。
提起移花接木,一般男人都会想入非非,认为这是女人委身讲究男人的一种艳遇,如同《西厢记》里崔莺莺小姐半夜私会张生,红佛女晚上私奔李靖投怀送抱。
尤其是李后主与小姨幽会偷情那幕香艳的镜头,有诗为证:
“华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衩袜布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依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坐在养殖场宽阔院落的浓荫下,就开门见山地说道:“伯母,张兄弟,我来这里也没有什么事,只是为了看看咱们这养殖场办得怎么样了?”
张铁山一听金华强说出这话,虽然知道是托词,心才稍微往下沉了沉。咧了咧嘴看着他娘,两只手紧张的来回搓着,并没有说话。
小女子将以上这些典故别无他意,无非是提到移花接木,想到自己以前看的《三十六计》里面的解释。而现在金华洋,无非是想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张依曾,以金华强女儿的身份丛大山中接出来,也好借着姑姑的名义好好的照顾。
并不是金华洋现在的丈夫乔伯年和前夫的女儿不相认,毕竟她现在身在豪门,不能让权高禄厚的丈夫在仕途上有什么闪失,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出身的金华洋,虽然心里发狂般的想和女儿相认,可这一点上的利害得失还是能分辨得出的。
再说了只要依曾能够从大山里走出来,金华洋就有的是办法补偿她,上礼仪学校,上名牌大学,哪怕是出国读书都行,再往后给她找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不愁依曾不对自己亲近。
金华强很快就了解了母亲在这件事上的良苦用心,不由得暗暗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老太太不愧跟随父亲是在官场上混迹了多年,看事情向来眼里不揉沙子。
金华强权衡着这件事的利弊。这件事情要是办得好,不光是金老太太和金华洋高兴,就是金华强也很期待,毕竟依曾这个孩子可是个难得一见的秀外慧中的孩子。现在她寄住的人家很贫困。他相信给张铁山家一些钱,再帮他家经营一分产业,再加上恩威并施,不愁张铁山一家人对依曾不放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