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凶宅疑云(五)(第2 / 2页)
不过他这时没有预料到的是:就是这个决定,却让他走上了一条他做梦也没想到的不归路。
跟在一旁的董博义当时心里就是一翻个,难道这里有问题?
果然,其中一个大师说:“奇怪啊,照风水学上讲,此地龙脉起伏,群阳环绕,应该是了不得的宝地才是,可是此处建的这处宅子怎么会落魄到如此程度?”
另一位大师也说:“这里面一定有古怪,董先生还是找人调查一下的好。”
董博义知道这两位大师德高望重,从不妄言,立刻命人调查这处老宅。虽然原本居住于老宅附件的人家基本已经乔迁新居,但是功夫不负苦心人,还是被董博义的员工寻到,于是关于这处宅子已经掩藏了四十多年的恐怖诡异事件再次被挖掘出来。
那两位大师听过董博义手下员工的讲述后,面面相觑,半晌无言。
这时一个家属突然想起十多年前,军管会刚建立时发生的那个战士失踪的事,给大伙一讲,在场的红卫兵都有些害怕了。难道刚才像是张红卫的背影也是从这房间里的一个角落钻进去了?
事情发展到此处,再也没有一个人敢继续在宅子里呆下去了。即便是那些失去亲人消息的家属也不得不随着红卫兵撤出了这处凶宅。
在那个癫狂的年代,大家只有阶级感情,没有亲疏,父子相互揭发,兄弟相残。
没过多久,这失踪的六个人就像是湍急河流里的一粒沙土,只是打了一个旋,连一朵水花也没有溅起,就消失在时间长河之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了中国大地,原本的小县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变成了一座新兴的大都市,都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再也不见了当年穷困落魄的样子。
其中一位大师想了一会说:“董先生,要是以我个人的看法,这处宅子以及周围五十米以内不宜建筑居住之所,这里最好的建筑就是建一所庙宇,然后请僧人常驻方可。”
另一位大师也点头同意这种说法。
董博义当时就犯了难,若是以宅子为中心,四周各让出五十米,那岂不是将近一万多平米的范围,若是不建楼房,那自己的利润岂不是大大的缩水?
送走了两位大师后,董博义思考良久,商人逐利本性还是最终获得了胜利,他决定不理会那两位大师的话,正常开工。
以董博义的想法,这所谓凶宅之所以诡异死人的事连连出现,肯定是冤魂作祟,到时只需要多找些和尚道士,做几天法事超度一下也就没事了。
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像雨后的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想当年镇外的老宅子经过这些年城市的发展,早已经变成了市内毫不起眼的一小处荒宅,而这处荒宅曾经发生过的诡异离奇也因为都市人口的动迁被逐渐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一九九零年,xh市最大的房地产商人董博义拿下了市里的一片土地,那所老宅子所在地正好也在其中。
董博义并不是本地人,而是借改革开放的春风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之一。
得到了这块地后,董博义便开始着手准备建立新的工程。因为他是搞房地产的,尤其注重风水,在开工之前特意从香港请来两位风水大师,那两位大师先在董博义拿下的这片土地里转了一圈,一路上倒是也看不出大师脸上有什么表情变化,不过就是这样,董博义心里却是很高兴,因为无过即是有功,只要这片土地没其他的说法,这地方离市中心的商业街没有多远,只要建成楼房,那钞票绝对会像流水一样进入自己腰包。不过走过这处荒废的老宅子时,两人却不约而同地皱着眉头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