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3 / 4页)
他带着人去了粮仓,连续开了几个仓,都是霉米。
贾赦手拿着乌鞘剑,冷眼瞧着,太子屠澈摇了摇头,神色不好看,其他的东宫属臣也叹息,上元县的灾民再等,恐怕就要饿光了。
屠澈脸色不好看的要离开,贾赦却拔剑刺向那粮仓内的麻袋中间,撤回长剑后,剑上沾了一些粒霉米。
大家不解的望着他。
贾赦拿起霉米,捏了捏,米粒像是灰尘般散开……
贾雨村过来后,虽然心里吃惊见了太子和贾赦,但他神色表面依旧从容,太子有问他有答,当说到为何没派粮食赈济附近的县镇时,贾雨村哭啼道:“容臣泣禀,金陵的粮仓里并无多余粮食啊。”
“怎么会?”屠澈不信,金陵可是大城,下辖几个上等富县,只有挨着金陵的上元县遭灾严重,其他的上等县,虽然有所损失,但大多也是可以缴够粮食的。
“今年雨势大,粮仓湿潮,臣早就去多番巡看,亦命人不时通气,可……可老天爷不给活路啊!粮食还是都……都霉变了!”贾雨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下啼哭。
屠澈脸色很不好看,他真没想到来到金陵城会是这个结果。
金陵距离上元县最近,应该是调粮最容易的。
贾雨村有些眼花,这就是霉米也不该如此啊。
顿时有人解释,说荣国公功夫了得,捏米成灰的功夫算得了什么呢。还讲了昨夜刺客的事情,贾雨村目光闪了闪,几个差役更是竖起耳朵听。
贾赦冷笑,“这米是两年以上的陈米。”
“……这绝对不可能!”贾雨村急忙否定,又转身对屠澈道:“小臣可以用项上人头确保,这米绝对是去年秋入库的,都是新米。陈米都早已出库,有账可查。”
贾雨村又道:“现在金陵的粮食也是一天一个价呢,臣已经上了折子,请圣上从其他地方调拨粮食来平价,否则……否则这里的人也快要吃不上饭了。”
闻言,屠澈心里悚然,若是贾雨村说的是真的,加上上元县等其他遭灾的十几个县镇,要是连金陵也都如此,那事态就太恶了!
贾赦盯着贾雨村,目光冷冷,贾雨村不知为何,此时不由身子一寒,打了个寒颤。他抬眼看了眼周围,正好对上了贾赦的双目,他心里不由一窒,感觉对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自己的心,看穿了他所思所想……
贾雨村对此警觉,贾赦此人他在荣国府的时候就知道,这人不好相与,更是不讲情面,居然不让二老爷为自己举荐,所幸二老爷仁厚,走了王家和甄家的门路,他这才当了金陵的知府,可他心里记恨着那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呢,自己何曾得罪于他,居然如此对待他。
屠澈虽然有几分信了贾雨村的话,但他到底不是糊涂虫,谁说了什么他都信,底下的官员的做派他也知道一些,就怕是这金领知府的推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