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真有昆仑天阙?(第2 / 3页)
说实话我挺佩服这家伙的,研究的东西涉猎得很广,前提是如果他不是骗人的话啊,毕竟这些狗屁的史书我听都没听过,随便他吹了。
我问道:“那第二种说法呢?”
夏阳嘿嘿一笑,递过来一张照片给我。
我一看,瞬间眼睛瞪得硕大,惊异万分。
夏阳被我说得一时语塞,转过头去看下面的风景去了。
我继续说道:“我不和你扯这些有的没的,我们来说说实际的,我也看过些关于昆仑的古籍,虽然关于昆仑的所在,众说纷纭,但《山海经》、《淮南子》等先秦文献中的天柱昆仑山即阳城析城山,在现在的山西省晋城,汉后地理认证上的昆仑的确是靠近这片没错,但是你既然找特么传说中的天阙,怎么不去山西析城山?”
夏阳见我似乎还有点常识便说道:“小样儿,没想到你还懂点,我就和你分析分析。先根据古代典籍所记载的昆仑山来看,它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根通天石柱,所以又称为天柱昆仑,而它的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很多人又称之为昆仑丘。昆仑丘的话,就有史籍为考据了。人王伏羲于昆仑丘王天下,考察星象推演出太极八卦,晨考日出造乾坤六法,定八个节气,并由此指导农耕,又拟婚丧之礼,终而建太昊部落,定王都于昆仑丘……”
我打断他说道:“对啊,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中记载,昆仑丘,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而析城山北部的圣王坪地貌就是形似偃盆,即古称宛丘。而根据析城山的地带分布又是典型的暧温带亚高山地带,多雨的气节更适合植物生长,所以才有昆仑之上还有悬圃的说法。这种环境作为王都无可厚非,那才是真正的昆仑所在吧。”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有些气短,我猛吸了几口氧缓一缓。
我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那座山头比旁边的群山都矮了不止一头,山体大部分还能见到些苍翠的绿色,他难道找的就是这里?
我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
他一下拍掉我盖在他额头上的手掌,并叫道:“妈个鸡,有病呐……”
我看了看他说道:“我去,也没发烧啊,我以为你犯了高原病,呼吸道感染发烧把脑子烧坏了呢……”
夏阳龇着牙说道:“你特么才有病呢,老子可是练过内功的,倒是你这个死宅男,我看赶紧把氧气罩接上吧,嘴唇都有些紫绀了,我怕你等会儿下了飞机就躺尸了。”
夏阳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些没毛病,刘安的《淮南子》还记载了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再上倍之,则是天阙,登之往仙。这么推算下来,昆仑丘即析城山圣王坪是伏羲王都,没错。但是!天阙不可能在那里!”
我见夏阳如此肯定地说道疑惑地问道:“为什么?难道史书所记有错?”
夏阳会意一笑说道:“你啊,纵观古今,哪有史书全是真的,都是真假参半居多。前面那些根据史书记载我都信,但唯独说天阙在析城山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我露出一脸疑惑,还有些期待,难道这家伙知道些什么秘闻?
夏阳也不知道从哪里掏了盒烟出来,点上后,慢慢道来:“我们按照常理来分析,所谓天阙,有两种可能,一种说法,它是以讹传讹,本来就子虚乌有的事情。不过是人王伏羲当时定都之后,用来祭天的,祭坛性质的一个地方。后人为了标榜伏羲的功绩,不舍他这么死去,最后给他臆想出来一个的归宿。听上去合理,但这种说法实际不可信,国都这种人流繁杂的地方,要是真有天阙,你得派多少人看守才行。而且《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上明确说了伏羲立一百一十一年崩,他如果知道有这么个天路他不走,大限将至难道等死吗?所以这第一种说法……伏羲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其他的史料什么的全是后世脑残粉杜撰的。”
他捡起一个氧气瓶接好了氧气罩,然后递给我,告诉我拧开旁边那个气阀就行。
开始还不觉得,被他这么一说我的确有些感到心慌气短,我接过氧气罩往嘴上一套,吸了几口感觉舒服多了。
我套着氧气罩,瓮声瓮气地说道:“人家马爸爸那么有钱,也就练个太极养养生,他比你有钱有势,年纪还大,总比你怕死吧,人都不着急找什么昆仑天阙,你丫不是脑子坏了是啥?”
夏阳翻了我个白眼说道:“你懂个屁,他一大把年纪了,在俗世他有钱有权好使,找到了天阙又如何,难道那里还用人民币吗?放着鸡头不做去做凤尾吗?”
我反驳道:“奶奶个腿的,你不也是活得挺滋润的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不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