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番外六(第1 / 2页)
之所以定为二十人,那是因为山省能排的上号,有影响力的家族也就二十家,二十家正好一家一个,这样既不得罪人,也不会太多影响林氏学堂的正常教学。
可即便如此,五年下来,林氏学堂的林家子弟加上外姓子弟,也达到好几百人,如此一来,林氏学堂难免显得有些拥挤,林清不得不开始考虑建新校的问题。
林清把自己在城外的几个庄子的地契拿出来,挑了挑,最后选了城南的一个庄子,这个庄子足够大,并且方方正正的,很适合建新校和校舍。
选完了,林清拿着地契到了学堂,刚一进学堂,就看到林松正往外出,不由问道:“林柱呢?”
“柱堂哥正在给乙班的学生上课。”林松说道。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五年后
林清最近正忙着选一块地,打算用来建书院。
自从五年前, 他整顿了林氏学堂, 林家子弟在科举中逐渐崭露头角,再加上原来他做郯王太傅时教出的那批孩子, 林清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响了。
由于林清教的孩子资质都算不上极好, 但经过林清的教导,最后却能比大多数孩子都强,所以沂州府甚至山省, 许多家族, 纷纷想尽办法想把孩子往林氏学堂塞。
林松当年被林清在号房折腾了一个冬天后,终于在第二年的院试中一举中第,并且由于厚积薄发,居然在随后乡试中也吊尾过了,当时欢喜的林二叔在沂州府摆了九天的流水席,这也导致了林清的名声更胜。
林松在考完乡试后,并没立刻进京赶考,而是到学堂教书,打算跟着林清学几年,再进京考试,毕竟如今他的学识,去京城赶考也是垫底的料。
林松看着林清手中拿的地契,问道:“堂叔这是选好了,打算让柱堂兄开始建了?”
毕竟哪个家族掌权者没有一两个不成器的后代, 要是搁在以前, 不成器也没办法, 可看到林家那些歪瓜裂枣, 在林清手中走一遭, 就成了良才美玉了, 哪个家族还能坐的住。
就是那些资质不错的孩子,许多家族也想往林家塞, 毕竟林清身为两榜进士, 又身为帝师, 像林清这样有学识有身份,又肯亲自教学生的真不多。
一时间,不少家族的族长纷纷登门拜访。
林清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收这些人, 毕竟他是人不是神, 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自己知道, 如果真有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没穿越前,他就是著名的教育家,而不是一个重点高中的班主任了。
不过全拒了也不妥,来拜访的中不乏有山省的世家大族,在这个讲关系讲人脉的时代,直接拒了,也是很得罪人的,所以林清思考良久,定下了一个规则,每年林家对外招收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