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异世封神榜 > 第三卷 纵横天下卷 第五十一章 气运旺盛数儒教

第三卷 纵横天下卷 第五十一章 气运旺盛数儒教(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一日,他们却来到了大齐国的首都临淄。

临淄城中现在已经发展得相当繁荣,号称“临淄之途,车击毂,人肩摩,城中居民数十万户”。不过这些繁荣对于芒鞋道人来说,却并不怎么在意。他来得目的。却是为了那临淄城郊的稷下学宫。

目的却是为了见一见那孔宣的大弟子孟柯,看看此人才能如此。

此时却是上午时分,正是孟柯讲学之时。那孟柯名头极大,人皆尊称为孟子而不名,讲学之时,人人蜂拥而至稷下学宫,摩肩擦踵。挥手成云,不过如此也。

却见那孟柯到了高台之上,朗声讲学。所讲者,大致不过是地球上《孟子》之文,却又有所发挥,增加了许多新东西,和从前地《孟子》也还不太一样,但总体框架却相差无几。

在所有的学宫中,建立在大齐国首都临淄城郊的“稷下学宫”,便是所有学宫中最为出名、地位最高的所在。

因为孔宣的大弟子孟柯,便在这稷下学宫之中讲学,同时也担任祭酒。(学宫的首脑称为祭酒,学院的则称为山长。相当于现代的校长。)

而儒教的中心“凤栖岭”,也和其他教派的中心不同。

其他教派地中心,建立在远离人类聚居地地所在,在所有国家力量都无法到达的重重山岭之中。同时也在自己地教派中心中,设立大量禁制法阵,等闲之人,根本无法进入,甚至连找都找不到。

唯独这“凤栖岭”,却是在几国边界之处,和人类的距离更近。而凤栖岭的中心地域,虽然也是重重禁制密布,但是外围,却并非如此。

那孟子讲学。讲完一段,便让人提问,于之辩论解答。其中内容,大道、为学、治政、修身,皆无所不包。台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隐隐然。芒鞋道人竟然感激道一股庞大的力量,从这听者之中,云集于孟子之身。芒鞋道人知道,这却是和祖玛世界信仰之力类似得一种发自信仰地力量。尤其是这种力量不但发自肺腑,而且发出这种力量的人,本身也是在努力自强不息,却比那祖玛世界中宗教信徒,但知求神、但知信仰,却不知自强不息的那信仰之力,强煞太多。更没有诸多业力添加于上。若是吸收了,却也能修为大进。

虽然如此。祖玛世界的众神是绝对不敢让自己得信徒这样来信仰他们的。

儒教传教,乃是传道授业解惑,授人以渔,根本不担心受业者信仰的问题。那祖玛世界,却是蒙蔽众生,窃取信仰之力,生怕众生知道真相,从而失去信仰。两者当然无法相提并论。

主张“有教无类”的孔宣,坐下弟子一共三千有余,这三千多弟子,学而有成的在列国游学,但那只是三千弟子中的少部分,其余的却都在这凤栖岭,进行学习和学术研究。

这些人在修为上未必有多高,三千弟子中,也只有一部分专心修炼战斗法门,其他人,大多数都选择了一个领域,研究学术。但是儒家有独特的“浩然正气”修行法门,虽然众人不过用来作为强身健体、延续寿命之用罢了,但是这无心而为之的修行,反而让他们的浩然正气十分精纯。再加上浩然正气的特点,让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防御能力却极其惊人。

尤其是,儒家还有一种独特法门,可以将浩然正气集中起来,交付给专修战斗的儒家子弟使用,那威力,最高的甚至可以瞬间将一个普通的天仙境界修为弟子,拥有接近大罗金仙初期的战斗力。

这个名为“内圣外王阵”的独特法门,号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战斗起来,十分灵活多变,威力强大。也为了配合这个阵法,儒教弟子,大多是成群出没。其中多半普通儒教弟子和专修战斗的儒教弟子混合编队,形成了在内域文明中修行者中间名声远扬的“内圣外王战队”。

却说那芒鞋道人,入了内域。在各国游历的同时,也在准备完成他地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