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混战(四)(第2 / 3页)
用不了多久,张绣和贾诩的军队就可以回长安,而王晨和王凌一旦劝降了潼关和青泥口的守军。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奔长安而来。
徐济很清楚。虽然说左右要和刘协翻脸,但是现在却绝对不是翻脸的时候。
这个结论只要和历史上迎接刘协时候的曹操对照一下就可以得出。那时的曹操虽然手中并没有多少兵马,但确实汗献帝唯一可以依仗的军队,至于其他小股诸侯的部队都已经被曹操分化瓦解又或者驱逐,比如说杨奉等人。
那时的曹操根本就是大权独揽,所以才会强制性质的迁都到许昌,更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变成朝廷中的大员,逐渐地掌握政权。
可是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呢,显然没有那个资格。不说自己现在身边一个文臣没有,无法在朝中安插亲信。至少自己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控制长安。
表面看自己现在兵权在握,而且名义上长安地军队都归自己掌管。但到底不是自己地嫡系部队。就拿刘协新任命的那些长安守军的各个大小军官来说,徐济这外来者几乎可说是一无所知。看看刘协在点他们名字那不假思索地样子。就可知道这些人都是刘协早已经思考多时的结果了。一旦有起事来,真正能指挥动他们的还是刘协。
中央集权的松散乃是东汉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东汉自建立起就从没有真正意义的完全控制天下兵马的,更何况是现在呢?难道自己可调动曹操又或者孙策的兵马吗?
若是可以的话,那天下也不会大乱了。还有那个专事征伐,说得更是语焉不详,就现在看来,袁绍和长安地区都需要平定,可是刘协并没有说在消除这些势力之后,这些地区归谁来支配。到底是徐济呢?还是另外派人出任州郡的刺史或者是太守?
诚然,作为大汉的臣子来说,徐济的权力实际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实在已经是荣耀到了极点,但是作为一个要改朝换代的人来说,刘协的这些所谓恩赐不但对徐济作用不大,反而还是一种变相的消弱。可以想见。刘协今天对徐济的封赏不日就会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到时候谁不知道刘协不把徐济当成是肱骨之臣?在人们的惯有思维中自然会认为徐济就是大汉朝廷忠臣的代表,确认刘协的地位更是徐济和已经死去的刘虞共同倡导的。可以说徐济的声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此而来。若是徐济日后对刘协稍有不敬。那么天下的舆论就会把矛头齐齐指向自己。这个中滋味实在不舒服。更不用说自己想要改朝换代的想法了。叫别人知道了更是大逆不道,到这时徐济才真切地体会到曹操当时的辛苦。
哎。说穿了,还是权力和野心在作怪。刘协现在这么做根本是自己将了一军。其他事情可以姑且不论。就说即将要结束对袁绍的豫州之战,在自己打下豫州后,刘协若是另派一人作豫州刺史难道自己可说不行吗?只怕自己才一反对,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自己恃宠生娇,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坦白说,徐济自己倒是并不大在意皇帝的位置,若是刘协乃是一代明君那也无妨,毕竟皇帝这个活要想干好。那着实是天底下最难地活计。但问题是刘协根本无力解决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问题。自己改朝换代并非是理想的结束,而恰恰是自己斩断这时代华夏分裂的根源的理想的开始。故此,刘协这块绊脚石是必须要搬开的。哪怕日别人说自己是篡位者,那也在所不惜。
长安的势力错综复杂。再加上长安地区大小城市不少,而且每座城市都有驻军。现在这些驻军还没有别收服。谁知道王允一死,这些军队都听命于哪个大臣?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兵变事件。最糟糕就是长安城地驻军也参与进来,来个里应外合,那自己可真的就无发在长安立足了。
现在,经过刘协的一番蓄意拉拢,人人向刘协谄媚,一定有不少人想要取代自己这个称谓的“刘协心腹”的位置,只要自己处理不好和刘协的关系。一定会有人出头这么做的。不过徐济并非无还手之力,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说到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现在刘协这么有恃无恐是看穿了自己在长安的实力不强。
自己此来长安地目的是为了控制长安,可是现在倒好,反倒是刘协借着大肆封官的机会,弄得他控制长安的能力在自己之上了。
只此一项。徐济就发觉自己治政只能实在不如曹操,至少曹操不会做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
但是刘协还是太嫩了,他恐怕根本不知道自己还留有后手。
不过想一想,徐济不得不承认刘协实在是天生搞政治的料子,他很会利用形势打击敌人。这小子一惊看穿了自己势必要杀掉王允的决心。更看出在长安自己无论再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不占优势,只有借助皇帝之名才可以站稳脚跟,故此才敢那里大发君威,大肆地伸张君权。避免自己完全沦为徐济利用工具地命运。
而实际上,刘协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至少在现在是如此。
在刘协把杀王允地责任大包大揽过来、避免别人说徐济随意枉杀大臣地同时,刘协成功的给朝廷中地大臣们一种错觉:徐济不过是他的心腹而已。徐济杀王允看上去真地只是奉命行事。如此一来,仿佛平定长安之乱的人不是徐济,而是他刘协似的。弄得刘协的声望一时之间在长安群臣心中攀升到极点。这一点只要看看此刻站在朝堂中的大臣们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
可以想见,在现在这个阶段。长安将会出现人人巴结刘协的局面,因为刘协的手中有自己这把刀。可以随意地杀人。而这种局面正中刘协的下怀,刘协将会大肆笼络人心,扩张自己势力。只要时间充足,刘协甚至可以把朝廷上的其他势力完全掌握,然后寻找一个理由,在把自己一脚踢开.结束自己只能充当政治工具的悲惨命运.只要自己真正掌握了权利,再作出几件出色的事情来,他刘协就是中兴之主.至少天下诸侯在名义上不敢和他对抗.到那时,谁再想控制刘协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想到这里,徐济不由得心中苦笑:没有想到,自己原本要利用刘协,现在却反过来被刘协利用,看来自己实在不是搞政治的料子,想到这里,徐济下定决心要把荀彧从兖州调过来,只有荀彧这政坛老手才可以对付刘协这个小奸巨猾之人。至于现阶段,徐济唯有默默接受刘协的所有安排,只要自己稍有不满,立时就会被有心人利用,他们会和刘协联起手来一起排挤自己。而且对方在长安城内他们也的确有这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