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误会(第2 / 2页)
(终于,电脑上的文档还是没找到,只能凭着记忆,重新一章章码出来了。。。)
戴良早就于一月前收到从金陵送来的千里加急谕令,知道孙权要正式对朱崖岛采取军事行动了。戴良倒是觉得意料之中,确实万万没想到孙权居然同意的太子孙和的请求,居然真的任命他为此次攻打朱崖岛的监军,此中含义真的不能不让戴良三思啊!
这交州虽说远离中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于中原,但较之于江南地区却也是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这交州远离江南,地方大员完全就是一方土皇帝。
交州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在士燮治理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士燮执政交州前夕,交州的经济文化相对中原来士燮说还是非常落后。
而士燮为政开明,在他的统治下,交州为当时的世外桃源,居民富庶,安享太平四十余年。许多中原人也纷纷南下交州避难,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学文化,促进了交州的繁荣发展。士燮热爱学术,治学精微,而且胸怀若谷,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所以数以百计的中原名士前来投靠他,其中名望较大的有刘熙、薛琮、程秉、许慈、刘巴、许靖、桓晔、袁徽、牟子、康僧会等人,有儒、有道、有佛,可谓是人才济济。牟子便是在这个时期,写成佛教要籍《牟子理惑论》。
士燮喜爱儒学研究,重视儒学传播,与前来交州避难的儒家学者一起交流儒家学术,著书立传,掀起了交州儒学兴旺发达的局面,造就了岭南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正是士燮的统治和他对教育文化的重视,使得儒学在交趾地区的传播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交趾成为当时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交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陆交通使其在汉代三国时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它既是中原文明对外交流的窗口,又是了解引进外来文化的南大门。
想及此处,戴良不免觉得怀疑,难道孙权是害怕自己背叛吴国,投靠西蜀,所以故意派太子孙和为监军,明面上是来监督聂友、陆凯等人,实际上是对于自己不放心,暗中观察自己?
戴良越想越觉得可能,虽然心里一阵心灰意冷,对孙权的怀疑感到心伤,但还是理智地作出了决定要全力帮助征讨聂友、陆凯攻取朱崖岛。转头看向一侧,目光有神,似乎穿透了营帐。顺着戴良的眼光而去,正是孙和所在的营帐,营帐一看便是与周围的营帐大有不同,周围的营帐都明显是搭建了至少一年有余,都是布满了许多尘土,然而孙和的营帐却是崭新,且配备了三名年轻侍女负责照顾孙和的饮食起居。
孙和,一来到交州,看见那满营寨的大老爷们,心里觉得那真不是个滋味啊。自己堂堂一个吴国皇太子,这都多久没见过女人了?一个多月了!能忍吗?
所以,孙和刚见到戴良只是礼貌性的交谈了一两句,脸色却是又些许不悦。待得自己被一个兵卒领到自己的住宿地时孙和一拍自己的脑袋,心里大叫道:“糟了,误会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