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1入学(第2 / 3页)
但是就师紫汐所看见的,学校大门人流如水不错,来往过去的人大多都是衣着光鲜不错,但是却并没有任何一辆豪车停在校门口,更没有任何一俩车子有特权开进去。
子雨学院在学校的旁边有一个停车场,任何开来送子女入学的车都只能停在旁边,不能进校,更不能停在校门前。
踩着平整的沥青地面,师紫汐走进了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排由银杏树规整的道路。
此时临近秋季,一棵棵高大的银杏树叶子变得有些微黄,叶子掉落,稀稀落落的铺撒了整个道路,别有一番风味。
亭台楼阁,雕栏玉砌。
但等她真正入了学,了解这个学校的规矩之后,才是发现唯一这个考虑的事情也变成了没什么意义。
校门的装饰是古风典雅,风格类似与清代时的建筑。
宽大的校门左右两面,一面是一棵据说有500年历史之久榕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另一面则是一个拿着书的杜甫雕像。
据师紫汐这几天补了点关于子雨学院的知识知道,子雨学院自称是传承自清康熙年间的锦江书院,学校的历史长达四百年之久。
嘛,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前世湘楚大学还自称传承于岳麓书院,有一千多年历史,洪城大学考虑传承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这样他们就可以有1500年历史了。
子雨学院整个学校的建筑风格均是古风建筑,师紫汐睁大着眼睛,掠过一座座风格典雅的建筑与风景,当真是大感新鲜。
虽然她已经通过网络看过照片了,可是如今真正亲临现场观看的话,两者之间的感觉果然还是无法比拟的。
不管是前世今生,社会的文化基础没有变,基本的秉性也就那样。
有关系的拉关系,没关系的~~~那就悄悄的自己给自己加历史吧,比如某些大学明明只有30多年历史,可是莫名其妙的,某天庆祝校庆的时候就变成了60年校庆了。
这种事情,师紫汐也算是屡见不鲜了。
就跟朱元璋硬拉着朱熹,说这人就是他的祖先一样,华夏文化讲究的就是那么一个明星效应。
按说整个大西南地区的豪门官商都是读这个学校了,门口真正的现象应该是豪车相堵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