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牛皮吹上天(第2 / 3页)
数百个群臣数百种心思。
“雍王呢?”
“子臣也是这个意思。”
面北朝南的允康皇帝眼神玩味,道:“除了十一子年幼,皇九子是唯一尚未进行武定的皇子,朕先前听到皇九子启奏要参加五天之后的武定,想来也是支持虞王的意见了?”
“父皇,子臣赞成皇叔的意见,文人做学问和强身健体之间没有矛盾。子臣虽先天身体有缺,但十年来坚持练武,到今天才稍有进步,深知坚持练武的重要性。我大祁朝唯有人人强身健体,方能为万世开太平。”
“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允康皇帝拍案而起,下旨道:“文武官员入仕前须通过相应的武定品级,这是太祖皇帝定下规章,若是轻易改弦易辙,岂不动摇了立国之本?而且,此等大政,岂是小臣可以莠言?中书省侍郎石琮、户部右侍郎李澜、工部侍郎王城,着即处死,其他附议者全部革去官职,永不叙用!”
允康皇帝点了点头,意甚嘉许。
圣意难测是因为皇帝不流露倾向,而此时皇帝陛下的态度已经有所明确,偏偏还有迂腐之臣出奏。
户部右侍郎李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臣,著有《儒家通典》、《孟子讲学记》等诸多文章,是朝中的大儒,站出来上奏:“陛下,臣以为石侍郎的意见非常正确,我朝建立之后虽国势强盛,但动乱频仍,这是圣人之学得不到重视,民智低劣,不懂公序良俗所至,朝廷唯有推行六经之学,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纲常深入人心,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随后,又有三四人出来附议。
允康皇帝脸色逐渐变差,问:“虞王,你的意见呢?”
……
退朝之时,御道上数百文武大臣紧闭双唇,绝无交谈之声。大祁朝一天连斩三个大臣之事屈指可数。这对殿上一点小事,整座王朝都会疾风骤雨的大祁来说,无疑掀起了狂涛巨浪。不说空出来这么多官位,三省六部有望晋升的官员又会四处钻营投机;单说石琮等人提议选用文官不经过武定一个提议,就闹出这么大动静来,背地里透露的信息就足够这些老狐狸殚精竭虑一阵子。
还有,九皇子说要参加五天后的武定,究竟是为了撇清和石琮的关系,还是真的有把握取得好成绩?此事也有点意思!
冷眼看去,走在人群中的九皇子依然脚步虚浮,无精打采,不像是身有武功的样子……
但是,老狐狸们都不会轻易被表象迷惑。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皇帝渐老,群臣对储君的关心程度不断递增。皇帝越是迟迟不立储君,越是说明心目中尚无满意的人选。这种情况下,九皇子如果一鸣惊人,会不会动摇二皇子、五皇子的根基和群臣心目中的位置?虽然可能性极低,但不管怎么说,会增加一点变数吧……
老皇叔匍匐在地,激动地上奏:“陛下,臣以为提出废除太祖帝旨意的大臣居心叵测。我朝以武力平天下,朝廷武力降低,天下就会大乱。当世之事,一旦朝廷更改官员选用原则,势必造成武备松弛,军力趋弱。请陛下重惩莠言乱政的臣子,以保大祁朝万世不朽基业。”
允康皇帝开始对皇子逐个指名:“庆王有什么想法?”
“子臣赞同皇叔的意见。”
“福王呢?”
“子臣也赞同皇叔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