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智能时代的清流(第2 / 3页)
“明白!”
几个小时过后,老戴醒了,于阴霾的状况打了支强心针。
又是几个小时,局势好像有点明朗了,机器采集的数据开始变得不安定,经众人议论过后,选了个最有可能着陆的方向。
可能会让情况变糟糕,可能会寻得新的突破口,但对他们而言,别无选择。
老戴给探测器加上根天线,用来检测电波和空气,再把它放回水里,看着仿佛载满希望的轮廓渐行渐远,不知道在想什么。
“有反应了!“
“所有电子设备,都可连续工作十五天。”傅远山答道。
“够了。”秦纵跳上另一艘皮艇,只脚踏上凸边,遥指远方,似乎能穿破黑夜:“所有探测仪器放出去,我们出发。”
如果你相信有光,那么,便处处是光。
暗无天日中,两艘皮艇并头前行,四处都是黑的,无论你望向多远,看多仔细,得到的永远是令人沮丧的黑色。
仿佛分不清前后左右,仿佛兜了几个圈,又仿佛一直都没动过,虚无填充了整个世界,消磨着你的耐性,将你的神经越拉越紧,最后崩溃。
像平地惊雷,一句话引爆气氛,所有人猛地看向黄家明,刷一声凑过来,如果不是面罩带点微光的话,恐怕已经撞在一起。
“看,空气湿度。”
黄家明把手持终端翻过来,展示给大家看,秦纵留意到空气湿度那一行,明显比之前下降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数据的微小变化。
或许,岸就在前方。
“加快探测器速度,我们也加速。”
它有着绝对的镇定,绝对的信心,收获一次次的死亡。
这里的电波干扰特别严重,总共放出去七枚探测器,丢失了三枚,他们试探了几次,得出最大联系范围后,将距离定在皮艇一公里外。
水是死水,至少表面上是死的,完全作不了参照物。
探测器相继传来各处采集来的数据,众人分析、讨论,努力抓住那一点点蛛丝马迹,再结合实际调整方向。
如此枯燥而机械化的过程,持续了几个小时,追着微不可及的线索,橡皮艇缓缓前行,一次次落空的希望没有使他们多沮丧,仍按部就班,为生存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