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筹划(第1 / 6页)
借刀杀人的主意是杨嗣昌出的,他巴不得卢象升一系的人马死的干干净净。
就算王腾畏敌避战,杨嗣昌也可以借机治他个抗命不遵的罪责。
谁曾想,王腾竟然接下了差事,只是开口索要饷银,这让杨嗣昌的布置完全没了用处。
不过,广灵军招募新卒,朝廷便没有出一两银子,现在,王腾开口索银,户部怎么会给?
熟人来访,王朴自然不好搪塞,于是,事情又交给了王腾的处置。
印信、官服都已经送来了,王腾也不愿多事,开采金矿的消息一出,他又将成为众矢之的,当务之急却是早早离开京城。
由此一来,双方各取所需,可谓皆大欢喜。
兵部官员临行之前,王腾送给了他五百两银子作为报酬。
有王朴的这份情分在,以后王腾在兵部也算多了个眼线。
王朴的意思自然是把事情闹大,武选清吏司的官员故意折辱王腾,往小了说,是对方心胸狭窄,往大了说就是文武之争了。
眼下,王腾圣眷正浓,如果故意将此事宣扬出去,那武选清吏司的官员定然吃不了兜着走。
只是,如此以来,王腾可就与文官结了仇,日后再想做事,一定会遭到加倍的阻拦。
王腾已经过了热血冲动的岁数,他知道,自己升官升的太快,已经得罪了不少文武大员,如果此时再与兵部的官员不死不休,即便最后大获全胜,获利的也不一定是自己!
王朴并非无脑之人,王腾分析过后,他遗憾地叹了口气,“贤弟,是我思虑不周,只是,如此以来岂不是白白便宜他们了?”
此时,阿济格兵临昌平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朝中文武大为惊恐,昌平可是京城门户,一旦有失,京师必为震动。
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节,有人想起了王腾,要求他即刻引军前往昌平,抵御建奴。
建奴岂是等闲之辈?
阿济格兵锋正盛,王腾真要是对上他们,十有八九会伤亡惨重。
王腾只能宽慰道:“无妨,这笔帐先记下,以后再算”。
“也罢,先看看他们的态度吧”
翌日,果然有兵部随员登门造访,此人竟与王朴相熟,一直在吏选司担任员外郎的职务,原本吏选司喝斥王腾之后,吏部上下都在暗暗叫好,谁曾想,转眼间王腾就得到了皇帝召见。
能够让皇帝留膳的人物,放眼大明也寥寥无几,这时候,众人才意识到,王腾不是个简单人物,倘若事情闹大了,谁也脱不开干系。
因而,吏选司员外郎登门拜访的时候,带来了足够的礼物,又表达了相应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