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二百人男团中 第44节(第2 / 5页)
推荐小说:
还是沈遥主动选择的悲剧。
一般演员,如果对角色的揣摩不够细腻,死亡的戏其实并不好演。
而沈遥这个角色寄托了无数书迷的期待,书迷们无法想象,动起来的沈遥会以怎样的神态、怎样的表情迎接死亡?
当初《一枚信笺》宣布影视化,就有不少书迷极力反对,后来孙有明接下这个本子,反对声才稍小了一些。
可就算如此,不少书迷依然对《一枚信笺》的阵容不满意。
等到了11月份,《一枚信笺》的拍摄已经完成了大半,拍摄进度要比孙有明计划中快上不少。
孙有明清楚,这大半得益于顾熠的发挥。
不出意外的话,农历春节前,剧组的拍摄就能够结束,速度快的话,明年上院线应该不成问题。
国外的戏份简单,人拉过去拍上几场就行了,现在还剩下的几场戏倒是有点难度。
最重要的一场,就是沈遥牺牲的那场戏。
小说改编能成就经典的少之又少,尤其是作品中的高光时刻,书迷们曾幻想过无数次的画面———他们不认为真人可以达到要求。
对于这场戏,《一枚信笺》剧组自然严阵以待,演员们一起开过几次会,表述自己的想法。
顾熠却只能把自己手写的记录拿出来,具体怎么去演,他只能看自己的临场发挥。
顾熠内心也是有压力的。
这场戏出场的角色也多,顾熠和齐妙的对手戏占据了很大篇幅,沈遥去世的过程也必须有详细的描述。
可以说,这是剧本中最为高光的一个场景。
《一枚信笺》为什么会成为网文的经典?
沈遥为什么会成为书迷心中的白月光?
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悲剧,沈遥这个角色太美太好了,这样的角色本可以和其他小说男主一样美满一生,但他偏偏迎来了悲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