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遭遇战(第1 / 4页)
而且,还要先声夺人。
三声锣响,铁甲骑兵像开闸的洪水一般,倾泻而出,直冲向敌军阵营,但听得轰隆之声连绵如滚雷,也带着滚雷一般磅礴的气势,排山倒海地压向对面的阵营。
弓箭手在后,列队成排,斜向上整齐地发出一排利箭,便见箭雨如蝗,密密麻麻却又似乎遵循了某种难以言状的规律,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彩虹曲线,然后呼啸着打向北湘军阵营。
一声口令,北湘军阵营里整齐划一地举起了盾牌,遮天蔽日地挡在半空之中,便听得突突突的声音响起,箭雨落在盾牌上,然后无声的掉落。
也有利箭穿过了盾牌之间的缝隙,便非常不幸地刺透了士兵的胸膛,引起一连串凄切惨叫。
北川转瞬失了这么多城池,铁摩柯未免有些心慌意乱。
而今百里冰又生死未卜,虽有探马来报百里冰大军会顺利回归,但他们听得更多的,却是百里冰兵败的消息,因此心里更多的是沮丧和失望。
虽然他并不是依赖性极强的人,但没有百里冰的指令,他始终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北川的军制与加兰不同,加兰是都统制,每个都统统领一方兵马,拥兵自重,但同时又受军机处制约,军机处虽然鞭长莫及,但或多或少,限制了各都统的部分权力,比如粮草辎重的分派,比如重大军事命令的下达;而北川之前是诸侯制,每个王子镇守一方,统领一方兵马,同样拥兵自重,但他们却直接受命于皇帝陛下一人,具有很多军事策略的自主权,这样的兵制和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促成了每个王子侵吞天下的野心,但得机会荣登大宝,谁都不会轻易错过的,所以酿成了之前的一场兵变。
有鉴于此,百里冰后来取消了诸侯制(暂且叫做削藩吧),各方都尉最多统兵十万,相互牵制,并受中央禁卫军直接管辖和调遣。
北川的铁甲骑兵便在这些箭雨的掩护下,更加疯狂地冲向敌方阵营。
与之同时,步兵队伍也趁机快速移动,以潮涌之势向着加兰军压了过去。
加兰的弓箭手列队成排,分作前后两队,前队下蹲,平举弓箭,对准迎面扑来的骑士一顿招呼,嗤嗤声中,便有无数骑兵应声落马;后队站立,如北川阵营一般,斜向上整齐划一地发出一排利箭,便使得那密集的箭雨在空气中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划出一道厚实的抛物线,像是一条凌空的长河倾泻而下,打向北川军阵,北川军阵里的兵将也纷纷举起盾牌,去阻击那阵箭雨,同时仍旧举步前进。
一切有条不紊,显得那么和谐,那么有序,仿佛两只军队在共同协作地完成一首交响乐,然而这美妙的交响乐之下,却又隐藏了无尽的杀机,还有无穷的血腥意味。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按照和谐的交响乐演奏,那便完全是实力大比拼,谁的人多,谁的武器硬,谁就能取得最后胜利,但那样即便是取得胜利,也一定是一场惨烈的胜利。
由此,避免了诸侯们拥兵自重独霸一方的局面,但随之带来的弊病是,中央高度集权,而地方上一盘散沙,一旦地方与朝廷失去联系或是发生沟通障碍,便无法调集大规模的兵力,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就像这次,百里冰没有了音讯,朝廷里基本无人当家,地方上的各支军队都按兵不动,最后也不知道是谁下的命令,硬生生把他给顶了出来,面对敌人的强劲锋芒,他情知难以抵挡,但又不能违拗军令,只好带着本部人马硬着头皮就上来了。
即便是到了两军阵前,他心里还是虚虚的。
一眼看过去,对方的兵马接天连地的,一望无际,似乎比自己多了很多,他心里一下子就更没底了。
但即便是心里没底,仗,还是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