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女人把持的朝廷(第2 / 3页)
“如今西齐君主年幼,只怕一应大权,全部都入了那位皇后娘娘与长公主之手。”
“一群女人的朝廷?”听到徐太历的话,长宁侯捧着块糕点,哈哈笑道,“当年我奉陛下之命领兵前往南梁抵抗西齐,你们可知领兵的是谁?”
“霍明渡在江南无所事事,便先让他过去。”
说着,皇帝陛下回过身,对陇国公说道:“你便安心在京中过年,来年大婚.....其余的,不用担心。”
听皇帝陛下派遣与自己齐名的江南军神前往西北,陇国公的心顿时安定下来,退回队列。
“李大人,近日西北恐怕是会有些纷争,到时兵部递给户部的折子,无论多少,你批了就是,不用再进宫告知朕。”
皇帝陛下微微思索,看向户部尚书李庭儒说道:“还有到时对南梁的封赏,也要拜托老大人多多上心。”
果不其然,一等皇帝死去,少年天子即位,那些中央之下的藩镇节度使,总有几个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起兵造反。
徐太历接着说道:“朔博,承德两镇兵力强盛,只怕到时会有散兵游勇,犯我西北边疆。”
话音落下,西北道总督梁施便立刻说道:“陛下,微臣今夜即刻起身回西北。”
西齐紧靠西北道,又与陇国公把持的北方接壤,但根据徐太历发放的密函来看,北方依然安静无比,那边的三名节度使忠心耿耿,早已领兵接受西齐朝廷的征召前去镇压叛乱。
造反的两个藩镇,极其靠近西北道,梁施总督乃西北道军政一把手,必定要快马加鞭赶回去,坐镇西北道。
“为陛下分忧,是老臣的荣幸。”李庭儒躬下身子,到底是年岁大了,半夜入宫,老大人的眼睛通红一片,却依然说道,“这些年国库充盈,经得起折腾。”
这位李庭儒大人替大明朝打理国库三十年,即使是二十年前朝堂乌烟瘴气,都能变出银子来助陇国公与霍明渡平了北方与江南的战事,如今四海升平,又是西北一隅的边境纷争,自然信誓旦旦。
除了已经连夜离开的梁施总督,还有各部的数位大人们,守夜太监们送上了温补的夜宵,君臣边吃边商讨着如何应对来自西齐的动乱。
众位大人们捧着热汤,看向徐太历,他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大明朝的间谍特务们的头子,这境外情报,除了军中探子,几乎全部都在锦衣卫掌握之中。
徐太历一口气喝完热汤,也不珍惜身上那件鲜红色的官服,用袖口擦了擦嘴,便开口说道:“现如今的西齐朝廷,大司马领兵在外,大冢宰与后宫一同把持朝政,各位大人们肯定都知道,自从西齐的皇帝身患隐疾无法上朝后,西齐实际上的权利,都在后宫之中。”
皇帝陛下揉了揉太阳穴,沉声说道:“西齐虽然藩镇割据,但兵力强盛,虽然是他们自己在打,我们也不能轻待,命北方大营派三万铁骑前去镇守西北道,梁施,西齐的战火,绝对不能烧到我们大明境内来。”
“微臣领命。”梁施立刻退出了御书房,出宫往西北赶去。
见梁施匆匆离去,北方兵马统帅陇国公站队列,看向皇帝陛下说道:“微臣也即刻起身,前往北方。”
“不必。”
皇帝陛下摆手,走到御书房一侧,看着那面墙上挂着的天下版图,说道:“朔博,承德两镇虽说兵马强盛,但西齐朝廷也不是善茬,想来用不了多久便能镇压叛乱,朕让梁施赶回去,也是求个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