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十五章残酷的现实(第2 / 3页)
只见他吭哧吭哧地支支吾吾了半天,才道:“难道大郎君之前一点都没有说过吗?”
众人的目光立刻就停在了顾瑜的身上。
顾瑜涨红了脸、低着头,坐在那里,过了好半天才道:“这种事情,大伯父怎么可能跟我说?”
就连已经被调遣过去伺候顾瑜的翠云也道:“是啊,奶奶。大郎君到底还小呢。再说了,大爷才是顾家未来的家主,有些事儿,大爷才不需要跟我们大郎君报备呢!”
李嬷嬷道:“可是,我们来了这里……”
作为庶孙媳妇和庶子生的重孙子,哪怕顾瑜已经是朝廷钦封的准备,他们也没有资格住进主屋,只能住在最西面的靠近城墙位置的一个五进大院儿里。
仆妇们自然是在李嬷嬷的带领下去收拾房舍,留下小安氏坐在堂屋主位上,顾瑜和顾七七娘分别坐在小安氏的左右手,听着符达等人说起山阴县的现状。
顾家是在朝廷在山阴县设卫所的那一年在这里置下功臣田的。那个时候,山阴县除了县城之外,还有顾家的坞堡和朝廷的卫所。这三个地方构成了一个品字,互相扶持互为犄角。那个时候,无论是狄人、羌人、靺鞨人,只要攻打其中任何一处,都会遭到其余两处的攻击。
符达道:“可惜的是,好景不长。朝廷只在第一年往这边派了人之后,就像是忘记了这边一样。卫所那边从来就不见补充兵员,也不见补充军械,就连军饷也都拖欠着。”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儿?”
翠云偷偷看了看下面长坐着的顾家部曲亲兵,心中突地一跳。
“没错。本来,朝廷安排的山阴县兵丁为五千人,其中三千驻扎在卫所,两千驻扎在这山阴县城,再加上我们顾家坞堡的三千人,应付那些蛮子绰绰有余。可朝廷不补充兵员,将士们别说是马刀了,就连长矛都凑不足了。前年的时候,狄人、羌人、靺鞨人联合起来,卫所那边死伤惨重,就连我们顾家的坞堡也着了大火。我们不得不撤入山阴县城。”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见大爷和瑜儿提起过?”
这不止是小安氏一个人的疑问,也是他身边的人的疑问。
小安氏口中的大爷自然就是顾海的长子顾宪。作为顾海的长子,年过四十的顾宪早年也是在军伍里面大的,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符达立刻就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