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不计伤亡(第1 / 3页)
但是,如今看来,这恰恰证明,明国怕是也尽起国内明军主力,由明国皇帝亲自领军,就算不是,那也是重臣领军,绝对是有十几二十来万明军,以绝对的力量,才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打败多尔衮所部。由此,明军的先锋骑军,才会携带如此之多的大清首级。
而该死不死的,这个时候,自己刚好领着国内主力到了平壤,辽东腹地兵力空虚,根本没有机动兵力增援野战。如果各地城镇只是固守而无援军的话,以明军的实力和攻城能力,还真有可能见一座大清城池,就能夺取一座大清城池……
皇太极脑补到这里,顿时也慌了。此时,他抬起头,刚好又听到了信使回答多铎的话道:“目前鞍山驿堡这边,只发现了四五千明国骠骑营的骑军,都是从海州方向而来。且他们大都携带了大清勇士的首级,丢在鞍山驿堡城下,至少有三千多。初步核实,这些都是塔山睿亲王所部人马的首级!”
听到这话,多铎的脸色白了白,这么多首级,那足以说明塔山的多尔衮所部大败。
于是,他立刻转头看向皇太极,发现皇太极正抬头在看平壤城那边的战事。
要真是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辽东的话,那所领军队就绝对是十万以上去了。要不然,就算明国皇帝有胆子来辽东,明国的臣子也绝对会死谏的。
多铎想到这一点,立刻就联想起了塔山的多尔衮。兵力相差如此悬殊,不用说,多尔衮肯定危险了。如果他不出事,海州和鞍山驿堡就绝对不可能发八百里加急过来的。
于是,这一次,他不等皇太极看奏章,就立刻问信使道:“明军来了多少人马,战况如何,可知塔山睿亲王的消息?”
他们能想到的情况,皇太极当然也能想到。此时的他,心中其实比其他人更要确定,肯定是关宁军以外的明军来了,要不然,就凭关宁军,连塔山的多尔衮所部都不可能打赢的。
之前的时候,自己还以为是海州守将夸张了。可如今看来,恐怕不但不夸张,反而是只把看到的禀告了过来,对于后续明军的到来,却是来不及送信出来了。
多铎是不管这个了,他担心多尔衮的安危,立刻向皇太极奏道:“陛下,明国骠骑营接连出现在海州,鞍山驿堡,肯定是大军出动了。连明国皇帝的御林军都出来了,搞不好就是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所领兵力绝对不会少。辽东腹地危矣,当尽数救援,臣弟愿为先锋,日夜兼程赶回辽东!”
其他建虏头目听了,纷纷点头。对于他们来说,平壤之战,一下就不重要了。相比来说,他们当然更关心老巢的安危。要是老巢丢了,打下平壤又有什么用,甚至进一步说,就是打下整个朝鲜也没什么用啊!
在多铎的话说完之后,皇太极并没有马上答话,而是看着正在进行的平壤之战,有点愣神的样子。
此时的皇太极,心中非常地纠结。他何尝不知道辽东要是丢了的话,大清就没了根基。辽东和平壤相比,对于大清来说,根本就是不能比的。
可是,他身为大清皇帝,是要通盘考虑的。费劲心思布置了平壤之战,如今已经开始了战事,这时候要撤军的话,所有心血就白费了,且东江军会继续成为大清的心腹之患,下次再诱使卢象升和大清来正面对战,就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么想着,皇太极也是急了。他都顾不得再封锁消息,随便多铎在那问话,自己用最快的速度打开黄马褂转呈上来的奏章,快速看了起来。
一如海州的那份奏章,鞍山驿堡的建虏向皇太极禀告,说关口来了四五千明国骑军,他们大都携带了大清国人的首级,初步核实,是塔山的大清军队的首级。
经查,这些明军属于明国御马监辖下骠骑营,明军这次肯定是大举来犯,等步军到来的话,明军肯定携带重炮,鞍山驿堡危矣,求皇太极这边速派援军。否则鞍山驿堡失陷,辽阳就会暴露在明军的视野之内,会直接遭到明军的攻击。
这一次,皇太极看完了奏章,就没有再捏扁这份奏章了。而是又重复看了一遍,心中算了一下情况,顿时,他有点骇然。
之前以为,从时间上算,塔山的多尔衮就算战败,可其所领一万多大清军队,肯定也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就是从这一点推测,海州那边肯定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