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见明月 第55节(第2 / 5页)
“主君,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事相商。”丫鬟来禀,打断了褚昉的思绪。
松鹤院热闹的很,郑氏坐在主位,满面堆笑,下首两侧坐了几个四旬上下的妇人,戴金缀玉,瞧上去很是富贵,都笑呵呵地与郑氏说着话,见褚昉来,纷纷起身见礼,夸奖的话张嘴就来。
褚昉道过免礼,在母亲旁侧的主位坐下,才问事由。
郑氏将正在看着的一个小册子递给他。
褚昉一看,竟是一个姑娘的画像,旁侧还有家世、年纪、女红等简介。
···
褚昉一回到褚家就命人将他起居之物从兰颐院搬回了璋和院,兰颐院落锁,本就空寂的院子更显得荒凉,与这热烈的炎炎夏日甚不相配。
不料就是搬去了璋和院,陆鸢的影子依旧没有半分消减。
褚昉坐在书案旁看书,会想起去年冬日,她端坐这里,执笔译书,依稀可辨她说不出是冷清还是认真的容色。
他目光落回书卷,又不可控制地想到她今日玉冠束发、绿袍加身的明畅神采。
他一眼没再多看,合上册子还给母亲。
郑氏道:“这个我看着最满意,年纪也不大,将将十六,大方知礼,你瞧着如何?”
来的都是媒人,其中一个见褚昉没有多少兴趣,忙又将那姑娘夸奖了一番。
褚昉不耐,却没有打断媒人,待她说完话,才对郑氏道:“母亲,儿子说了,这事再等等。”
世上怎会有这种女子?冷清似梅映雪,娴静似花照水,热烈似火耀日,还有今日清明似玉生辉。
不知为何,褚昉心生烦躁,连书也看不下去了,胡乱地往书案上一扔,盯着旁边的位置发愣。
这样的女子,曾是他的妻,虽在他面前只有冷清、娴静和言不由衷的温顺,却已不知不觉,融进了他的骨子里。
她什么模样,他都是接受的,可无论他什么模样,冷也好,暖也罢,她总是敬而远之,连一丝淡薄的回馈都不肯给。
他比周玘差很多么?明明周玘给她的,他也能给,甚至更多,为何总是推开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