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十面埋伏(四)(第1 / 5页)
因为缺乏弓箭手,甚至让黄巾军想要利用一下壕沟来打击官军都做不到。
唯一的优势就是黄巾军这边因为挖壕沟而垒砌起的一道土坡,虽然不高,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幸好的是黄巾军的防御工事确实很简陋,破坏起来应该不太难。
箭楼上的箭矢开始零零星星的洒下,但面对万人大军,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是有限。
官军们已经冲到了木寨跟前,拿起刀剑就开始在木头上乒乒乓乓的砍起来。有些人甚至直接用身子撞击木墙。
木墙毕竟是仓促建造,修的并不紧密。一根木头与另一根之间通常都留有拳头大的空隙。
见官军靠近,一杆杆长枪从这些缝隙中闪电伸处,然后又快速缩了回去,立刻一排的官军倒了下去。
这不可能,他们若想到了,哪还会被自己偷袭成功?
这时探子回禀到,说贼军只有西面这一条寨墙而已,南北皆无保护。
而且看这寨墙修的如此粗糙,明显是临时修葺而成。
皇甫嵩虽然还有些犹豫,但事情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了,不可能因为眼前这一道仓促修的寨墙,就带着4万人再扭头回去吧。
于是,他紧急下令命3万大军分左,中,右三军压上,分别进攻贼军临河的三面防御。
后面的官军推搡着,也只有向前。
一边预防贼军的进攻,一边继续劈砍着木墙。
不过短时间内,官军想要突破这面木墙看来还是不可能的。
南北的进攻远比西路军的进攻要直接和血腥。
这里虽然也有壕沟,但这条壕沟的作用仅仅是心理上的。
自己则亲率1万人坐镇原地,随时支援。同时也可以预防贼军的埋伏。
官军此时士气正旺,虽然已经大战一场,又长途奔袭。但神情激昂,没有一丝倦意。
一听说进攻的命令,便嗷嗷叫着冲了上去。
皇甫嵩没有想到黄巾军会在河边修了这样一件防御工具,所以根本就没有带任何攻城器械。
这时候,所有的攻击就只能靠人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