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跟你(第3 / 3页)
“再说,江北省在国内也有代表性,研究透彻江北省的发展,会让其他省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这一点,想来高层也是希望看到的。”
“算你有点眼力。”
高层的意图一般人都难以把握,钱教授作为做高智囊团的顾问和核心人物,对上面的意思自然能够了解,但要他说出来却难得很。也是杨冲锋将这话说到这程度,才得到他一句肯定。
杨冲锋笑笑,对他说来既能够通过琢磨、通过观察国内的经济发展大势、也能够从黄家内部信息里得知这些。周玉波和周家在海岸省的动作,也是他们在三年前揣摩到高层对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之心,才有这样的千亿大项目的运作吧。企图将主要的大项目运作成功,作为第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人,自然会获取相应的回报。
只不过,海岸省的特色跟国内其他省的共性少了些,海洋经济其实应该是海岸省最核心的特色,周玉波或许看到这一点,但没有做出来。对海岸省千亿项目的运作,杨冲锋也是有全面的思考和研究,其中借鉴性也多。周玉波在海岸省这样运作,立意是不错的,只是,在建设速度和节奏上没有走对。
“喜欢吃多吃几块。”杨冲锋说。钱教授脸上不笑,又取一块,说,“总之不安好心,有什么先交待出来给我听听……”
交底是对对方的信任,杨冲锋在江北省的用意也无需做什么隐瞒,见钱教授直接提到这样的话题来,笑了。说,“我就算不安好心,也不敢针对您老人家。是不是?如果说要想将江北省经济做出来,形成一种新模式,使得中部地区和研究开发了的西部诸省都能够看到一个发展的模式或思路,这算不算不安好心?江北省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走到另一个高度去。钱教授,您说说看,凭我这个小学生能够有多少见识、多少眼界?这三年来,我一直在思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要是有确实可行的办法,也不敢在您老面前嬉皮笑脸的。”
“嬉皮笑脸有什么不好?至少不会像那些假装正经的人给人看着舒服些。”钱教授听他说这话,是有同感。
“您老是说周玉波啊,我也觉得他很烦人。”
“我可没有说是谁,你别给我添乱子。”
他想在五年之内将这样的大项目就做起来,做出成效,给京城的大佬们看得到认可,进而成为第三代人物里的核心,换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但这样的大项目至少要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才会有绝大效果,节奏上提速后,内部和外部都无法消化,杨冲锋这三年所做的工作,对这一点是有深刻理解的。
周玉波为了提速、改变节奏,将周家和他所能够拉进去的资源都堆积到海岸省去,以为资金足够,建设速度自然会上来。可实际上,建设速度和能够绽开的效益都是有规律的,离开这些规律、破坏这样的规律强行施行,只能吃苦果。
就如同一个人的消化能力是有一个个体特质,又有共同性,不会因为食物营养高,就能够多吃猛灌,超过承受程度后,必然会起反作用。消化不良对多少人而言都有这种观念,经济建设中的资金和建设速度,对某一地方而言其实也存在一个消化不良的事实。
看到这一点后,针对江北省的情况进行研究。江北省自身的优势也明显,如今,在平通市和省城之间已经形成一个经济带,能够带动周边市的发展。平通市的发展快到一个新的瓶颈,如果没有发展契机,可能会后退。省内的交通水路优于陆地,但水路的阻隔也大,这些内需是很明显的。江北省地处内陆中部,向外扩散影响力的渠道很多。而华英市为代表的两三个市经济发展非常滞后,严重束缚了江北省的整体提高。这三个市,有两个市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地域限制,物产贫瘠,交通封闭所致,如果省里对这些市做出政策性的调整,发展的空间自然不小。<
“当然当然。”
杨冲锋故意提出周玉波,自然是有用意的,接着说,“在江北省的发展模式上,如果不是我看周玉波假仁假义的样子难受,估计也会跟着学他弄一个万亿大项目。这样的大项目引进江北省,至少可保十年的飞快发展,您老觉得是不是这样?后来才发现,您老人家从不在海岸省的项目上说一句话,那就肯定其中有问题,解决江北省的发展大事,直接跟您老讨教比自己琢磨要强一万倍。”
“停停停,打住。”钱教授拿着点心的手挥动起来,杨冲锋担心他将点心挥脱落而丢到自己脸上。“高帽子不要戴到我头上来,现在天气热。我之前只答应到江北省走一趟,至于提出建议什么的,跟我关系不大。你自己想偷懒,都推给我,你当这把老枪这么好用呢。”
“姜越老越辣,南瓜越老越够味。”杨冲锋说,“您老在国内的名声不提,比学识、见识和眼界,国内又有谁能给跟您老相提并论?”
“打住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