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极品矮男之艳恋 > 第016章 灵泉镇的新生活

第016章 灵泉镇的新生活(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家觉虽然觉得学校环境虽然偏僻了些,条件虽然简陋了些,但这里毕竟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走进这里,以后就是堂堂的国家教师,一心一意终身从教了,永远告别了半农半教、朝不保夕的民师生活,所以大家脸上还是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毕竟——

熬民师,苦执着,三尺讲台没白过!进此门,即转正,两载镀金,终身认可。乐,乐,乐!

一条南北向的沙石路从院门口笔直地通到学校里面,以这条“主”路为界,西边是食堂和高大的水塔,再往西边,便是一个碧波荡漾大水库;东边是一个大操场,再往东边,便是一些长着稀稀疏疏树木的高高低低的小山丘。

整个校“园”可谓“东山西水”,豁敞静逸。

学校建筑布局以大操场为中心,北面坐落着两排平房,前一排是大礼堂,后一排是男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及图书室,再往北,就是远处稀稀落落的村庄;南面坐落着三排平房,一排是男生宿舍,一排是女生宿舍和教师宿舍,最南面的一排便是红砖红瓦的教室和教师们的办公室,再往南,就是山岗下的灵泉镇了。

真可谓是“天苍苍,野茫茫”,五排平房一操场,南面一“门脸”,北面望村庄,东面依山丘,西面水为“墙”,如此风景何处有?别样师范在云阳!

牛天苟与大家一起到教务处办理了入学手续后,学校一个管后勤的人便忙领着他们到最后一排的一个最大的寝室分配床位。

原来这辆手扶拖拉机是师范学校派到车站来接新生的“专车”。

牛天苟与牛德华对视了一眼,走到手扶拖拉机后,忙递过行李,爬了上去。

又等了一会儿,陆续上来了四五个“新生”,司机朝后面叮嘱一声“坐好了”,然后一拉操纵杆,手扶拖拉机便“突、突、突”地起动了。

出了灵泉镇,外面就是一片片池塘,池塘边几处碗口粗的铁管如龙口一般,向池塘里“哗哗”地喷吐着滚烫的泉水,热浪翻滚,雾气蒸腾。

驶过池塘边平坦的水泥道,就是坑坑洼洼的沙土路,手扶拖拉机便开始“突、突、突”地冒着黑烟,颠颠簸簸地向小山岗上开去。

牛天苟与牛德华同被分到了一张编了号的两层铁架床上。牛天苟分在上铺,牛德华分在下铺。

不一会,又陆续来了一些新生。

大家整理好床铺后就互相招呼着闲聊起来,原来他们中间也有邻县来的。

学校管后勤的人热情地介绍说,云阳县师范学校以往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设置文、理科,学制为两年,培养初中教师;今年招收二年制民师班4个,也主要培养初中教师;以后就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执行国家规定的三年制普师教学计划,培养小学教师。

学校现在有两个年级,8个班,共400多名学生。

师范学校就建在小山岗上,周围绿树掩映。

不一会,牛天苟他们便坐着世界上最简陋的“专车”,来到了世界上最偏僻的师范学校。

学校整体座北朝南,院门口两边的门垛子系红砖砌成,外边用一层水泥包裹,并刷有白灰之类的简单涂料,上面隐隐约约还有不知何时刷的标语之类的红色印迹,但已是斑斑驳驳,颇显陈旧。

东边门垛子上竖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木头牌子,上书“云阳县师范学校”,其中除了“校”字外,其余六字均是用的繁体,标准的楷书体例,字迹端庄秀丽,不过牌子上露出裂纹,一看便知道有些年头了。

进得门来,方知除了院门口有一面墙之外,其他三面都与外面的世界相连,学校只有“门”,没有“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