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极品矮男之艳恋 > 第124章 金刚钻揽瓷器活

第124章 金刚钻揽瓷器活(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读时可放课文录音,可教师范读,可学生朗读。要求学生画出疑难字词,并边听边思考:诸葛亮在表文中提了哪几条建议。教师范读时,要注意字音、停顿、语气;学生朗读时可采用点读或齐读或接力读的方式,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

接着,牛天苟又在黑板上板书了第三个字:梳。

“‘梳’,是我上这篇课文的第三个环节。”

牛天苟放下粉笔道:“这里的‘梳’指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对各段的重点字、词、句以及学生画出的疑难字词进行梳通,尤其是通假字、常见虚词、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各段及全文的内容进行梳理。

“梳通、梳理时教师给予引导,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梳’的过程中来,让他们合作讨论、相互质疑,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获得知识。这一环节费时较多,必要时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最后梳理归纳出全文内容: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追述知遇之恩,表白兴复汉室的决心;明确各方的责任,结束表文。”

“好了。”牛天苟扬了扬手中的备课纸。

“那开始吧。”周主任朝老师们示意了一下,老师们拿着听课本和笔纷纷在教室的课桌旁坐了下来。

牛天苟放下课本,仅拿着一张备课纸,心静神定地走向了讲台,在黑板上写上了课题和作者的名称,然后转身放下粉笔道:“老师们好!今天是我第一次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老师们讲课。对于基础好的班,《出师表》这篇课文需要上两节课,对于基础差点的班,这篇课文需要上三节课。

“面对老师们,我不想具体地讲一节课的内容,而是想讲我上这篇课文三节课的总思路。”

说完,牛天苟又一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的课题和作者名称下板书了第一个字:导。

讲到这里,牛天苟紧接着在黑板上板书了第四个字:悟。

“‘悟’,是我上这篇课文的第四个环节。”

牛天苟静静地望了台下的老师们一眼:“悟就是通过对全文的梳通、梳理后,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感悟、启示。教师可以予以引导,如,读完课文后,你认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你想对他说点什么?你最欣赏课文中的哪一句或哪几句话?你认为这句或这几句话好在哪里?或者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予以引导,如,诸葛亮所提的三条建议,你最欣赏哪一条,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吗?全文把议论、叙事与抒情方式结合在一起了,开头部分在谈论三条建议时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中间部分在叙述知遇之恩时又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等等。”

最后,牛天苟在黑板上板书了第五个字:写。

“‘导’,是我上这篇课文的第一个环节。”

牛天苟回过身来,放下粉笔:“这篇课文,可以从简介作者诸葛亮的生平导入,可以从介绍这篇文章的时代bei景导入,可以从‘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一表千载无’‘出师一表通今古’等古诗词导入,也可以通过讲“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导入,或从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

停了一下,牛天苟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板书了第二个字:读。

“‘读’,是我上这篇课文的第二个环节。”

牛天苟接着道:“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之后,先要解题,可以让学生们查看注释知道‘表’的意思。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三国时,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刘备一统天下的遗志,在蜀汉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第一次出师伐魏。但后主刘禅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在出师之前,诸葛亮写下了这篇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使国内政治清明,有一个稳定强大的战略后方,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