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过除夕(第2 / 3页)
爸妈、牛天苟和黄春莺都跟着弟媳们过来了。
二弟、三弟桌上的菜都准备得很丰盛,有两样是相同的:一条大鲤鱼和两大盘饺子。大概是“鱼”和“余”谐音,象征“年年有余”;而“饺”与“交”谐音,取“新旧交替”的意思,且饺子形似元宝,象征“新年发大财,元宝滚滚滚来”吧。
爸妈被二弟安排到了二弟的桌上,牛天苟和黄春莺被三弟媳拉到了三弟的桌上。
随后,二弟三弟点燃了门前的鞭炮,团圆饭开始。
一时间,满屋热气腾腾,两桌酒菜飘香,杯盏交错,起坐喧哗,其乐融融。
……
吃完早饭后,黄春莺麻利地收拾碗筷,洗碗,妈妈强撑着站起身来,准备去熬浆糊(面糊)贴对联。
以前牛天苟在家时,对联都是爸爸买回来红纸,由牛天苟亲自来写,无非是写些“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内容。这两年爸爸都是从集市上购买,因为不但省去了买纸墨的麻烦,而且买回的对联印刷精美,有的还配着简单的图画。
爸爸在门前先用水把老春联浸湿,然后用铲子一点一点刮下来,打扫干净后,黄春莺已端着与妈妈一起熬好的浆糊出来了。
牛天苟拿来爸爸买回的对联,刷上浆糊,在前门、后门、房门口贴好,又在神龛后贴上“招财进宝”的字画,在大门上方贴上门神,中间贴上“出入平安”的小条幅,在粮囤上贴上“五谷丰登”,然后在猪圈、鸡舍前贴上“六畜兴旺”“鸡鸭成群”……
几杯酒下肚,二弟满面红光,似乎有点醉意,站起来晃了晃酒杯,对着邻桌道:“大嫂,我代表全家祝你和大哥早点结婚,爸妈还等着抱孙子呢。”
三弟和弟媳们都偷偷地笑了起来。
一阵忙乎后,屋内屋外焕然一新,一片节日的喜庆气氛。
完了后,黄春莺洗了浆糊盆,坐下来陪着妈妈聊天,有时还笑着附和几句,逗妈妈开心。
……
下午时分,妈妈与黄春莺又忙着准备做晚饭,二弟媳和三弟媳过来了,她们是来接大家一起到她们那儿去吃团圆饭的。
农村里父子分家后,都各自吃团圆饭,父子、兄弟妯娌之间相互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