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芳华 第334节(第2 / 4页)
明媚的太阳被乌云遮住了脸,天色渐渐阴沉了下来。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雨也越来越大。
搬东西的工人们决定提早结束作业,急急忙忙地跳上卡车。
卡车“轰轰”地碾着泥泞的道路而去,林蔓和秦峰又同王大爷聊了一会儿,想等雨停了再走。可谁成想,雨不但没有越来越小,反倒越来越大,直到傍晚的时候,已是大雨倾盆还伴着道道划破天际的电闪雷鸣。
秦峰道:“之后,教堂就彻底变成了孤儿院?”
王大爷点了下头:“没错,附近的乡民对神父的死都很难过。在过去,神父不光传教,还力所能及地为大家看病,他除了收一些必不可少的药钱,从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碰上实在困难的人家,他连药钱都舍了。大家想着以前神父的好,又看着他收留的孤儿们一下子又无家可归了,都于心不忍,可是把那些孩子们都带回去养吧!也不现实,毕竟自己都吃不饱呢!这个时候,陈院长来了,她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教堂的废墟上又建起了一个孤儿院。”
林蔓道:“就是现在这个孤儿院?”
王大爷摇了下头:“那个时候大家都缺衣少粮,哪儿能盖这么大的家伙。最初的孤儿院,也就是个三层的小楼罢了!陈院长和几个好心的老师留在院里照顾孩子。刚开始,孤儿院的吃食都靠附近的乡民接济。后来陈院长他们在城里给有钱人当家庭教师,挣了些大洋,勉强足够贴补院里孩子们的花销。就这么地,孤儿院算是勉强支撑下来了。”
经王大爷提醒,秦峰也想起了一些往事,对林蔓说道:“我刚来的时候,孤儿院确实没有现在的规模。为了多挣些钱给院里的孩子,陈院长他们还会从城里接一些活,像会计、文书之类。那个时候战乱,院里特别困难,有好多次甚至连东西都不够吃,陈院长他们就先让我们这些孩子吃饱,然后自己再喝一些稀的。”
王大爷守夜的小屋面积至多不过三两平米,用红砖砌成, 内里只有一条单人床和一张小桌。原先, 这小屋位于院大门内, 既做收发室,又做门岗。现在铁栅栏的院门被拆掉了,小屋就剩下了孤零零的一个,坐落于庞大的孤儿院底下,好像一个仰望巨人的孩子。
“你们这次来, 一定是有什么事吧?”王大爷让秦峰和林蔓坐在床上,自己则从床底拖了一个马扎出来,坐在上面。
秦峰道:“我这次来是想了解一下我们这个孤儿院的来历。本来约了以前的几个老师,可谁成想他们都不在了。”
“你是不是在查什么案子,所以需要知道这事?”王大爷道。
“就算是吧!您在这里的日子不短了,对于孤儿院的来历,您一定也了解一些吧?”秦峰自然不能对王大爷说实话,便就着王大爷的说法,权当这次是为了某个案子,来这里了解情况。
“那后来这楼是怎么盖起来的?”林蔓问秦峰的同时,心里也明白了当初秦峰为什么对陈院长那么好。确实就像秦峰所说,要是没有陈院长的无私付出,恐怕他和其他孩子们一早不知道饿死在什么地方了。
接过话头,王大爷继续说道:“秦峰来院里的第二年,附近又打仗了,很多有钱人都跑了,没人开公司,也没人要请家教。孤儿院没了收入,差些就要熬不下去了。这个时候,省城里一户姓叶的大善人主动出钱让孤儿院维持了下来。不光这样,她还捐了一大笔款子给陈院长,让她重修旧楼,收养更多的孩子。”
“大善人?”林蔓想起朱明辉曾讲徐飞的母亲资助过城外的一个孤儿院。现在看来,那个大善人八成就是她了。
王大爷道:“那个女善人姓叶,她家可是省城里首屈一指的大户,可有钱了。”
就在林蔓、秦峰和王大爷聊天的功夫,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王大爷拍了一下大腿,笑说道:“你问到我可就算问对人了!我从神父那会儿起,就在这个孤儿院里做了。”
“神父?难道这里以前是教堂?”林蔓又听见一件闻所未闻的事,忍不住插话道。
王大爷道:“这块地方啊,原先什么都没有,三几年那会儿,也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个神父,在这里建了一个教堂。那个神父人不错,一边在附近传教,一边收养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
“那后来怎么变成孤儿院了?这孤儿院修得可一点也不像教堂。”林蔓犹记得曾远远地望过几次教堂的外观,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无不是灰扑扑、大长方形的楼型。楼房的上面,窗子挨着窗子,密密麻麻地像蜂窝。在林蔓看来,不管是天主教堂还是基督教堂,可都跟这样的建筑沾不上边。
王大爷道:“以前的这里可不是现在这样子。36年37年那会儿,日本人来了,打仗了。几个流弹下来,教堂塌了大半边。神父为了救几个被压在碎石板下的孩子,自己爬进废墟的缝隙里,把孩子们往外推。孩子们倒是得救了,可是神父却没出来,活活地压死在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