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156节(第2 / 4页)
三个月也是周知县磨了许久才磨来的。
其他县的知县也想求得宽限, 太守直接把他们给骂回去了。
商谈几日的结果, 除玉县外,其他六县依旧按照诏令行事,哪家哪户若是没钱上缴就服役。
伏危便是早早收到沈明琮的消息, 在听到这让人匪夷所思的诏令时, 倒也没有太过意外。
若是交不上来,就去服苦役!
这道令下来,最致命的是岭南地区。
太守每年上缴朝廷的赋税后,还能有剩余,可现在一下子多加两成,也就意味着他要多收赋税。
可自己底下七个县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岂能不知?
到底是哪个王八犊子想出来的馊主意?!
届时弄几间富贵些的小间,好点心好茶水,客客气气的招待,以此为上宾,收费贵些,适合这些士族世家女眷。
简单的隔间则是接待寻常百姓家的女眷,收费便宜。
如此,既能让贵人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优越感。也能合情合理的收费便宜,给那些普通百姓医治。
而且,她也能继续干着老本行,不至于只做面脂口脂。
心里有了想法,虞滢便立刻回屋仔细盘算着这事的可行性。
这提出政策的人, 脑子可真是进了水!
上头给到压力, 他也就只能把压力给到下头的知县。
周知县私下询问太守, 玉县如何来处理。
毕竟去年已经得了准许,今年赋税年底再缴, 要是强制让百姓六月缴税, 不知多少人会家破人亡,自寻短见。
许久不管事的沈太守心里也是直骂娘, 恼道:“最多可宽限三个月。”
既然要做士族贵眷的生意,那便要租赁好铺子,是那种有二层的铺子。且雅间的装潢也不能简单,要让这些贵人们觉得价钱花得值。
这样的铺子,租金肯定不便宜,但手上的银钱肯定是够的,只是不知这开了医馆后是否能赚钱……
第114章 一一四章
伏危在郡治待了五日, 商谈的皆是这朝廷下令,年赋税变成一年两次赋税,加起来比往年多加了两成。
听说防的是刁民填饱肚子后, 手上有余钱就想着要造反,不如就让他们一股脑只想着种田耕地填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