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168节(第2 / 5页)
推荐小说:
二百两并不算多,或许在县城会让人好奇叨唠个几句,但在郡治倒是没有可稀奇的地方。
与宋三郎道别后,虞滢便回了客栈。
宋三郎在街道上随处看到有人粮食,思索过后,心里也有了些想法。
百姓都想有存粮,但奈何要交税,粮食都得卖出去,哪里还能存得下来粮食?
他手中恰好存了些银钱,不如也囤些粮食,省得往后贵起来。
惊讶过后,又逐渐镇定。
伏二郎和伏家弟妇都是极为聪慧的人,一个进了衙门被知县大人重用,一个年纪轻轻,身为女子都能开一间医馆,智慧与胆识自是不用说。
更别说这弟妇还有恩与他。
与他们同道而行,必不可能害他,且说不定还有所益处。
宋三郎想明白后,也没有过多过问,应道:“那成,我这两日便寻人收粮食。”
多囤粮食肯定是没错的。
虞滢回了客栈,伏危还未回来,便衣衙役也都还在客栈中。
今日他才去太守府呈上折子,还上告,自是不能先收粮的。
虞滢把拿回来的糕分了两包出去,留了一包自己尝。
虞滢低声嘱咐:“莫要张扬,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帮人收的,赚些辛苦钱。等收好粮食就送到宅子去,再用麻袋装满沙子装作粮食运出去倒了,往后你便搬到那宅子去帮忙看着点。”
听到她这么说,宋三郎依旧是没有半句疑惑的话,依旧点了头。
“银子我让大兄给你送去。”
宋三郎点了头,随而问道:“棚子这段时日也有二十余两的盈利,不知可要一同买粮食了?”
听到这话,虞滢沉吟了一下,随后点了头:“拿出二十两来收粮食,凑个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