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帝师 > 第33章 儒、法、墨

第33章 儒、法、墨(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认为,儒家也不能单独治国。”

刘宣侃侃而谈,挥洒自如,总结道:“在我看来,要治理国家,应当儒为表,法为心,内外兼用,才是治国之道。依法治国,以儒安民,才是强国之道。”

廉颇神色钦佩,感慨道:“先生一席话,真如晨钟暮鼓一般。如果大王在这里,必然欢欣鼓舞,抚掌称赞。”

刘宣学自荀子,当属儒家。

然而刘宣的一番话,却超出了一宗一派的界限,这份眼力相当的不凡。

刘宣回答道:“涉及到各家学说,便需要提一提法家和儒家。”

“当世之中,最富盛名的是法家。”

“各国图强,都依靠法家变法,都在积极的增强自身实力。但法家虽好,却并非什么都适合在治理国家上。”

刘宣神色肃然,不急不慢的说道:“法家学说,讲究‘别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这是很有道理的事情,可世间之事,岂能一法而断之。”

“所以,法家在某些时候矫枉过正了。”

事实上,荀子虽属于儒家,所学却颇为广泛。史载,荀子的弟子李斯和韩非子,都是学自荀子,却又为法家代表人物。

墨苍生淡淡道:“儒为表,法为心,很有道理,但和墨家有什么关系?”

廉颇附和道:“我也有这个疑惑。”

刘宣微微一笑,解释道:“要治理一国,法为心、儒为表,却少了筋骨。所以,这就涉及到了墨家。”

“常言道刚则易折,法家学说霸道刚强,变法容易,图强容易,但治国则力有未逮。”

“我认为,法家治国是大方向。”

刘宣继续道:“在法家的基础上,也需要儒家治国。”

“儒家学说,讲究身行仁义,饰礼乐,定人伦,上忠于主君,下教化百姓。儒家治国要推广开来,费时费力,且见效慢,对军队没太大帮助。”

“正因为如此,当世君主,几乎没有愿意接受这一学说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