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酒厂善后(第1 / 2页)
这一切成绩取得来之不易,高健这样胡闹,让酒厂在刚刚起步阶段就跌了一个大跟头,这对今后的经营局面打开,是个不小的坎,调李正端回来,我相信他个人有能力有魄力打开这一局面。
“在农场搞经营生产工作,这李正端绝对是把好手!”刘子荣这是发自肺腑的称赞。
“就看局领导同意不?”
言归正传,回到讨论正题上,刘子荣作为前进农场一把手,也在开会列席范围内,张发奎就点名让他先发表下看法,毕竟一群人里面最熟悉酒厂的就是他刘子荣。
“我有三点建议:一是立即将李正端调回农场;二是彻查酒厂账务;三是规范酒厂管理。”
“说你的理由!”
“为什么将李正端调回酒厂,这我就不多说了,他是建厂元老,最熟悉酒厂,威望也在,他回来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至于彻查酒厂账务,我想多说两句。”
农场酿酒始于1958年,在当时粮油加工厂筹建时,就有小烧酒坊,当年白酒产量就在5吨,这之后十年时间年产量一直围绕在5到8吨之间。也就是1969年之后,改变酿酒原料,用稗子酿酒后产量实现了突破增加到了20吨。
解决了白晓倩上访的事,局里几个领导又临时开了个短会,商量怎么善后处理酒厂的烂摊子。
张发奎本来想着这中间的蹊跷,怎么好端端的,一个酒厂的副厂长就能捅出这么大的篓子?
“李正端是因为什么调到局里的?”张书记突然问班子几个成员,这事还是他来后交接过程中发生的事,有印象,但实在记不起来是什么原因了。
“是纪委审计各农场时候,高中华点的将。”戴处长知道这事,告诉了书记。
好一招李代桃僵!这叔侄俩果然过分!
酒厂的变化还要从1976年说起,当年李正端用农场生产的稗子酒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轻工业局组织的第一届评酒会,被评为第一名之后,相关领导看出了农场的价值,在李正端的极力争取下,1977年农场投资40万元,开始筹建一座年生产能力200吨的酿酒车间,1980年竣工,1981年投料,生产出第一批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的前进高粱白酒,年产量191吨。
但是生产的高粱酒不如原来的稗子酒,口感不绵而且度数高达60度,市场销量一时间因为质量问题迟迟不能打开。原来的稗子酒生产工艺又因为原料问题,不能扩大产量,酒厂一时间走入困局。
为此李正端仔细研究后,着手从技术方面找突破口。他带着酒厂技术人员起早摸黑,进行了技术改进。首先着手改进发酵工艺,从原来的单菌发酵改成多菌发酵,将菌种UV11改成UV48,经过多次试验,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发酵关口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了酒厂多菌发酵技术。
为了打开销路,李正端又带着技术人员攻克了降度问题,将原来60度降为55度。在成功实验的基础上又着手改变配方方式和比例指数,采用几十年来探索成的一长、二高、三适当的工艺体系,酿造出具有宁夏独特风格的塞上春系列浓香白酒。
这中间,酿酒技术顾问迟令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垦局和农场为奖励他的特殊贡献分别奖励了现金500元和300元。
难怪自己没有发现中间的蹊跷,张发奎有点后怕:“看来今后我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工作,更要重视起干部管理,不能再依靠自发自觉,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
“审计各农场,关酒厂什么事,什么人都能乱调,影响工作不说,还振振有词,今后要着手在这方面加强组织建设工作。”
“就说嘛,当初开党委会的时候,我还问了他,把酒厂一把手抽调来局里工作,酒厂怎么办,高回答说,不是还有副手呢么,再说也就一两月的时间,局里的审计工作也更重要啊!这不是缺人手么,李正端在这方面是专家,这才调他,搁别人我还看不上呢!”财务总监宗士杰插话道。
“谁知道他憋着这层心思!”
“好了,这事不说了,我们研究下酒厂善后处理的事。”张发奎及时制止了聊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