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者(出书版) 第22节(第2 / 4页)
“这个我赞同。”凌漠说,“至于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之所以法律有相关规定,自然有他的道理。只要我们加强监管,这类案件本身就极少。说到这个‘幽灵骑士’,用S的那个案子说吧。即便是我,也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说他是故意杀人,而在法律中,显然故意杀人的证据是不充分的。换句话说,S很大的可能,也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确实,如果他真的是有故意的想法,他确实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这都是极端案例,我们还是相信,人心本善的。我们还是要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刻意,是可以被发现的。至于注射死刑,人道主义也没有什么不对吧。”
“无疑,‘幽灵骑士’的行为是对法律的践踏。”萧朗说,“正义的前提是没有差错。近些年,因为‘疑罪从无’理念的深入人心,我这个非警人员看起来,冤案还真是没见过多少报道了。但看这一点,就蛮好的。”
“是啊,实质上,我从唐教授代理的案件来看。”凌漠说,“警方侦查能力真的很强,虽然不排除可能存在一些证据不足、‘疑罪从无’的案件,但那绝对是极少数。”
萧朗紧接话题:“有监督、有约束的执法,才是真正的正义。动用私刑,随心所欲,那来源于行刑者内心的阴暗。那所谓的‘正义’,是黑暗的‘正义’。”
“什么问题啊?”萧朗瞪着大眼睛,“这么夸张。”
“别紧张。”傅元曼说,“我就是想知道,对于‘幽灵骑士’的做法,你们有什么看法。我是说,你们会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两个人完全没有想到傅元曼会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和守夜者组织的“秘密”有什么关系呢?两个人显然都在努力地想通过“幽灵骑士”的所作所为来推测守夜者组织的秘密,纷纷低头不语,搜肠刮肚地寻找着词语来诠释自己内心的想法。
“有个美剧,叫作《嗜血法医》,还有部老的香港电影,叫作《夜叉》,里面的主角,就做着‘幽灵骑士’做的事情。”萧朗率先打开了话匣子,“是,我承认,这些剧作很刺激,确实能满足很多人的英雄情结。但我总觉得,他们不是英雄。”
傅元曼眼里的光芒闪了闪。
傅元曼见两个年轻人斗嘴斗得甚欢,忍不住笑了起来:“好,我喜欢你们俩的雄心壮志。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我不要求你们必须抓捕到人回来,每周胜负的评审,也不以能否抓到人而论。我要求你们全心全意地投入重刑犯的抓捕工作中去,淘汰机制,由导师把控,淘汰人员,由导师综合评价后决定。至于一些犯罪行为轻微的案犯,我们会着警方加大力度去追捕,你们就可以置之不理了。”
傅元曼这样的决定,表面上看起来是给学员们减轻负担,抛开竞赛淘汰的烦恼。实质上,是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学员们的身上。既然警方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犯罪行为轻微的案犯身上,那么重刑犯不被杀、全被抓这样的任务,自然而然就由学员们独立挑起了。
傅元曼这样的决定,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场赌博。警方警力有限,把学员们从幕后、游戏竞赛的角色,转变为分析研究的主体,实在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但从傅元曼的角度,他从这两周的考察来看,这些学员身上真的绽放出了远超他预期的风采。他们一个个年富力强、思维开放、与时俱进,具有这帮老家伙不具备的创新精神。而且,他们个个天赋异禀,个个是可塑之才。
总之,傅元曼觉得,可以赌上一赌。
萧朗和凌漠面色凝重,他们似乎从现在开始,就已经感受到了肩膀上的担子。他们迫不及待地赶回各自组里,立即就开展工作。
“很简单。”凌漠淡淡地说,“私刑都能被提倡,要法律做什么?”
萧朗的高谈阔论被凌漠的一句话直接给终结了,显得有些尴尬。
“法律也有很多惩治不了的恶人。”傅元曼说,“刚才我们说的都是例子,还有一些被鉴定为精神疾病的嫌疑犯,还有很多‘疑罪从无’的人,还有很多未成年但是作案手段残忍的人,都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有些恶劣的犯罪,也仅仅是注射死刑就结束。”
“‘疑罪从无’的原则,虽然听起来像是对大家不利,其实,对每一个公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保护。”萧朗又重新找到了话题,说,“宁可错放一千,也不错杀一个,这样,每个人心中才会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法律对于证据链要求严格,也是对警察的一个严格要求。要我说,那些‘疑罪从无’处理的案件,要真的有冤情,就不该怪法律,而该怪警察。”
萧朗发表这样言论的时候,已然把自己置身事外了。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但是说的句句是实话。
不过傅元曼慢悠悠的一句话,留住了他们。
傅元曼说:“你们俩知道,为什么这次紧急会议,只有我一个人在吗?”
“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傅元曼说,“是我们守夜者组织的秘密。”
见傅元曼仿佛要说出一些什么秘密,已经起身准备离开的两人,不约而同地重新坐回了座位,用期待的眼神盯着傅元曼。
傅元曼被两人的表情逗乐了,笑着说:“守夜者组织内的秘密,现在还不是告诉你们的时候。只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这个问题,我不想其他导师知道。或许,这些问题会让他们旧伤复发,拾回那些他们都不愿意去回忆的回忆;或许,这些问题会刺激到这帮老家伙敏感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