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战前之议(第1 / 4页)
推荐小说:
实际上,他也早已准备好的说辞。
当然,在高一功看来,希望并不大,明朝皇帝乃是御驾亲征,就这个阵势都不像想要投降的样子。
不过先礼后兵总是要做到的。
若明朝皇帝投降还好说,甚至于不用后面主力过来,他高一功的前锋军便可以顺利拿下北京城。
而这样的功劳无疑会令他在大顺军中声威振天……想想都挺美的。
即使不投降也罢了,能够捉到明朝的皇帝亦是大功一件。只不过或许会折损一些人马,但他们闯军别的没有……就是人多。
感谢蛤蟆100,尾号5231书友500,行尽天涯100,汉乐帝100打赏。
……
明军不按套路出牌,令高一功显然有些摸不清对方的底细。
首先就是对方诈称两千人,实际上可能会比这个数字多,这一点数名探骑来报,以至于高一功不得不相信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
其次明军背靠沙河列营,却搭建浮桥,征调船只,完全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充当使者并不是别人。而是为先锋军充当向导的原尚膳监掌印太监杜勋。
此人在闯军攻克宣府时以明军监军的身份开城投降,直接导致了宣府巡抚朱之冯的自缢而亡。
杜勋欣然接受了高一功的委任,新近投降了闯军的杜勋急于立下大功。
这是降臣的一般心态。
以功劳来获得新主的信任。
他虽然算不上名将,但跟着李自成东征西战久了,耳濡目染下也知道带兵的一些基本常识。
明军如此,到底是为了什么?
搞不明白的高一功最终的结论是,明军不过是在故弄玄虚,耍小聪明。
但这种小聪明看起来又显的特别愚蠢。
在进攻之前,高一功派去了使者,试图直接劝降朱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