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两宫(第2 / 3页)
有人猜测,先帝的种种不合理举动都是为了维护丁太后,若是萧明川记到顾太后名下,他当太子是顺理成章了,可是那样的话,便是萧明川登基,丁姬顶天也就是个太嫔的封号了。
面对这样不负责任的说法,从小在宫里长大的顾渝觉得很不靠谱。
诚然,先帝和顾太后的感情不大和睦,可他对后宫的其他人,那是更没兴趣,先帝甚至不会像萧明川这样每个月固定点卯,他更喜欢一个人待在乾安宫,不要任何人作陪。
便是那位传说中的真爱丁太后,根据顾渝得到的不确定的小道消息,先帝最长时间不进储秀宫的记录是一年半。这算哪门子的真爱,还不如她当宫女的时候,那会儿好歹天天都能见着先帝。
先帝是个性情中人,思维方式比较诡异,说话做事也常常出人意料。
由于丁婕妤的份位不够,萧明川生下来还不到一个月就被先帝派人送到了皇后宫里。
只是萧明川虽然是顾太后养大的,可先帝却始终没让人改了他的玉碟,这样他的身份说起来就只是皇后养子,而不是正经的嫡子,这导致先帝后来在立储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朝臣们反对先帝立萧明川为太子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他非嫡非长。
在萧明川的前头,还有位年长他四岁的兄长萧明青,萧明青的生母是傅昭仪。
论年龄,萧明川比不过萧明青;论出身,丁婕妤的份位比不上傅昭仪;论才能论学识,在两兄弟的聪明程度差不多的情况下,十岁的萧明川拼不过十四岁的萧明青可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因而先帝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顾渝从不打算深究,因为他确信,那不是他这等常人可以理解的。顾渝只知道,由于先帝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搞得萧明川和生母养母的关系都比较尴尬。
在萧明青面前,萧明川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是顾安之抚养长大的,勉强算是半个嫡子。
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萧明川是嫡母养大的不假,可萧明青在名义上也是顾安之的儿子,除非先帝正式改了玉碟,把萧明川记到顾安之的名下,不然萧明川的身份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
先帝最信任的小皇叔南阳王就曾劝过他,说萧明川是顾安之亲自抚养的,改玉碟理所当然,而他一旦有了嫡子的名分,被立为太子也是名正言顺,再没人能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南阳王的话很有道理,可惜先帝犹豫再三,就是不肯照办,他见满朝文武都拿萧明川的身份说事,干脆越级提升了丁婕妤的份位,直接从正八品提到了从三品,恰恰压过了正四品的傅昭仪。
最终,萧明川入主东宫的理由是立储以贵。丁姬也因此母凭子贵,在先帝驾崩后成为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