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很牛的曹牛(推荐、收藏很给力,谢谢各位的支持。)(第1 / 5页)
薛老秀才可是严师,奉行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根本没嫌弃过曹牛。
村长一说唐家要掏钱在村子里办私塾,他一干完农活,就去帮忙盖学堂。
薛老秀才一到,他立马割了两斤上等的肉,拎着曹牛去报名。
自己不识字也天天督促曹牛读书,没少打骂过,尽心尽力,怎么却成了孩子的娘口中不负责任的爹?
「养不教,父之过,不怪你,怪谁?」
三字经以韵入歌,朗朗上口,言简意赅,村子里的人几乎都能念上一段。
如何出城,唐寅便如何回城。
在桃花坞住一晚后,隔天,曹牛爹驱赶大水牛阿康,拖着十几篓的鲜果子,等在桃花坞外,曹牛欢快地坐在板车边,一双肥壮的腿打水般前后摆荡,小腿肚上有一条条被木棒殴打过的瘀伤。
昨儿曹牛爹到江宁城送货,曹牛又逃学了,曹牛爹进村时刚好遇见薛老秀才,被薛老秀才像是教儿子似地,狠狠数落了一顿。
逃学是错的,唐寅写给孩子们读的三字经,内含着圣人之道,能学习是曹牛的福份,人在福中不知福会遭天谴,教训完了还不解气,吹胡子瞪眼说:「养不教,父之过。」把所有的罪状砸在曹牛爹头上。
曹牛爹气得七窍生烟,牛车当马车用地赶回家,劈头就跟曹牛娘说,要打死这个不长进的兔崽子。
曹牛娘看曹牛爹的眼神,和薛老秀才没两样,只差没说出,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都是被他给带坏的,竟然还敢狡辩。
曹牛爹内心的苦无处诉,越发痛恨不知道野到哪里去玩的曹牛,大马金刀地坐在门口,等曹牛回来一定要给他好看。
太阳下山,曹牛手里抱着一只野兔,哼着小曲轻快地回家,一见到火冒三丈的曹牛爹,明知事迹败露,还垂死挣扎,狡辩说:「夫子说儿子不是块读书的料,朽木不可雕也,不如去学门手艺,也好养活自己。」
曹牛爹不跟曹牛啰唆,捉住曹牛,横在膝盖上,手往他屁股一顿揍,曹牛边叫娘,却不撒手放开兔子,一点悔意也没有。
「叫你逃学,叫你说谎。」
心疼归心疼儿子,但哪个当父母的不想让子女成材,曹牛娘忍痛支持曹牛爹好好修理曹牛,一定要让他长记性。
村里的私塾一文不取,薛老秀才虽然功名不显,教出来的两个儿子,在府试名列前茅,指日就能中举人,唐寅送了一本三字经,才把薛老秀才从三十里外的镇子请到添夏村,唐家还天天派马车往返两地接送,附近的村子谁不羡慕添夏村的孩子。
居然逃学!曹牛娘又是恨铁不成钢,又怪曹牛爹没尽到做一个当父亲的责任。
「怪我?」
曹牛爹觉得自己冤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