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何处不桃花(第2 / 4页)
王居并不是唐寅要村人离开的主因,这个眼下光明似锦的大楚朝,唐寅并不看好。
如果法统能靠一些小恩小惠就能获得,王莽也不会匆匆当了一朝皇帝就覆灭,在北方人以及江宁之外的百姓心中,吴构才是唯一的正统,其余的皆是叛逆。
收了秦桧的好处,当了大楚的子民,便是自绝王道礼法之外。
杭州不过被方腊围了数月,降于方腊的百姓不会超过十万人,但官兵一进城便把所有人打成逆贼,杀的人远比方腊军更多。
华掌柜的家眷已经前往杭州,小黑子的家人却死活不肯走。
「王居那老魔没见过我几次,我爹妈又暂时带着弟妹搬到我婶娘那去住,应该没什么问题,有空我再回去劝劝他们俩老搬到杭州去,不过可能性不大,现在秦桧在江宁大肆收买人心,又免赋税又免傜役的,百姓们乐得快把他当成千古明君。」
秦桧果然不是傻的,大小动作不断,专投百姓所好,弱化百姓对大翎朝的效忠。远在河北的吴构应该恨不得将秦桧挫骨扬灰吧!
有大楚朝在江宁与吴构分庭抗礼,南翎还会建立吗?
这是唐寅必须早日思考的大问题。
回头一想便觉得唐寅也是无从选择,小金灵释怀许多,往唐寅大腿一坐,像磨盘似地在那丑话儿的上方蹭了蹭,见它委靡不振,掩嘴嘻嘻地笑。
「我说娘子,妳夫君我又不考功名,终生无缘应举,妳何须让夫君饱尝落第滋味?妳我聚少离多,为什么要蹉跎良辰,任由春宵苦短。」
低声下气哄着小金灵,将夫纲踩在脚底,大有雄风不再,夫纲何用的态势。
「夫君前些日子虚耗太甚,再将养几天才好,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你我夫妇求得是一生,不是朝夕。」
深情款款看着唐寅,手却把那抹胸朝下拉得更低,把唐寅往死里撩,让他看得着吃不着。
傍晚,狗鼻子、旺财他们也抵达,却多带上阿牛,和另一个仅有五、六岁的孩子,那孩子有张大圆脸,细长的眼睛,鼻梁微塌,一看便知不是汉家,而是偏向蒙古血统,孩子有点畏生,紧紧拉着阿牛的手不放,小眼珠里的神采却是藏不住,像是一只幼鹰。
「全照东家的吩咐跟村长说了,村长说感谢东家为村子做得一切,现在村子富起来了,娃儿有书念,江宁又免了十年的田税、劳役,正是要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他们实在不想迁村重新再来,相信东家在天之灵会体谅他们的。」
人走茶凉,以前整个添夏村以桃花坞马首是瞻,桃花坞要村民做点什么,挖暗渠,埋陶管搭温棚,盖公共厕所,就算要他们收集屎尿也不过问用途,全村一心跟着唐寅着指示走。
听说唐寅一死,就起了自己的主意。
唐寅并不怪他们,汉人和土地关系向来密切,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无论富与贫穷都不会轻易离开,何况唐寅又在添夏村做了领先于整个大翎的基础建设,让他们放手,推倒重来实在太难,尽管在唐寅的授意下,狗鼻子替他们描绘了一个比现在富裕十倍的美好生活,但纯朴老实的百姓更肯守住手中拥有的实物,也不愿走向美丽却空泛的愿景。
也不想想是谁害的?
但唐寅只能把牢骚吞进肚子里,手在小金灵握不住的雪丘使劲揉了几把,越想越不甘,掐了那新剥鸡头肉一把,却不想小金灵把痛楚化做欢愉,嗯嗯啊啊直叫,还在唐寅耳边吹气,要唐寅就地要了她。
唐寅玩不过她,将人往地上一放,跺脚,摀着双耳走回内室,这样才不会听见小金灵得意的哈哈笑声。
三天后,简泰成先到合肥,随同的还有华掌柜和小黑子。
华掌柜见到唐寅那是一个老泪纵横,哭诉着六如居受到的种种不平待遇,幸好唐家资产早一步移转到杭州,不然他只有一死以谢唐寅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