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42章 关外风采

第442章 关外风采(第4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甚至本省的粮食都要从外地供应,更别说有多余的粮食支援关外了。

如今生活在关外的百姓居民,虽然个个身上有着不少钱财,但却花不出去。

并且物价持续上涨,让百姓们在感觉到生活希望的同时,也觉得生活不易。

甚至连其他物品,如柴米油盐等都是供不应求。

价格连番上涨。

看见有利可图,其他地方的商人闻到嗅觉,纷纷来关内开店。

这进一步促进了关内的繁荣。

然而,经过建虏袭扰,兵灾过地,山海关外近处的粮食货物很少。

可是在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没有层层剥削,该征多少就征多少。

每家军户征粮完毕之后,还能剩下不少。

这些粮食就被精心保存了下来。

如果是放在其他地方,百姓们会因为各种额外支出,如柴米油盐等,会把保存下来的米粮拿出来交易。

可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的军户,又不同于内地的百姓。

若是往南过去,天津山东,或是南京等地是有粮米货物。

然而,经过建虏入关此事。

感觉乱世到来,当地的乡绅百姓也自发囤粮囤积货物,不愿拉出去货卖。

至于再往南边的江南等地。

那里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雏形,种植的都是一些经济作物,如丝绸桑树等,很少有愿意种植粮食的。

他们家中人人都有参加,这连番战斗下来,每家都有封赏。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阵亡,有伤残的百姓,封赏下来的更多,每月还会发下粮食。

可能是因为想到是乱世,前些年又饿的狠了。

有了银子在手后,许多百姓都将银子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买粮。

很快,关外的米店的存粮就被购买一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