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解惑(第2 / 3页)
现在又得了这几块布,都给她,做些好衣裳穿,进入春天以来,自己和哥哥都各做三四套春衫了,她提醒大牛注意衣着,在外的哥几个才有两套春衫置换,家里这几位,却还没见换上新的。
潘二娘不在家,二虎在厚院,前院只有三妞和妞妞看家,小乔给了她们两包点心,径直走进大牛新院子里。
大牛这时候是不在家的,不去城里也帮着爹在田头忙活。正屋虚掩的木门上大红喜字还贴得好好儿的,推门进去,就见李秋香歪靠在床头半眯着眼打盹,她今天没开窗户,屋里很暗,碎花帐子半遮着她的脸,显得她没精打采,缺少生气。
睁开眼见是小乔,她露出淡淡的笑容,招手道:“来,过来!嫂子这儿有好吃的!”
拿出一个纸包摊开,原来是她藏的果脯,有酸的有甜的,小乔捡了颗话梅含进嘴里说道:“是大牛哥给嫂子买的吧?”
小乔童言无忌随口一提,竟然成就了一桩姻缘,自己也感到万分神奇,一时忍不住去找冬哥,告诉他自己和郑大婶说过那样的话,如果他是因为孝顺而答应娶亲,那可要慎重考虑。
冬哥的回答出乎意料:“我原没有这想法,但娘提出来,我认真想了一夜,越来越觉得大妞这样的女子才最适合我!首先她与娘有共同爱好,她们会处得很好,再来,我不喜欢弱女子,要娶妻就必定娶个健壮强悍能干的!所以我决定了,大妞若愿意,我就娶她!”
冬哥的话把小乔雷倒:合着她只是起到导火索的作用?
晚上临睡前照例把白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说给汪浩哲听,却没敢把这件事告诉他知道,怕又招来他的训。
潘二娘和潘富年抽空跑了两趟县城,因店里确实太忙,且郑家在花桥县也没什么亲戚,两家又一拍即合,一切从简,请来媒人证人互相交换信物文书八字就把婚事给定了,说好等到秋收后。冬哥下乡去迎娶,到时再办得热闹隆重些。
在小乔这样的小孩面前倒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李秋香目光温柔,微笑着点头:“嗯,我胃口不好,想吃酸的甜的果儿,他从城里带回来。好吃吧?说是有钱人家常去的那家店里买的,贵着呢,三妞和妞妞来了我只给她们一人含一颗,不敢给娘看到,怕会说我们乱花钱!”
定完亲冬哥反而不自在起来,问娘是不是该避嫌?若需要,他另找个地方上工去。
郑大婶看了看害羞地跑回厨房忙活的大妞,笑对儿子道:“另找地方上工难道你就不回家?店里需要大妞儿。又不能放她回乡下,算啦,咱们又不是那些大户人家。讲究那虚礼做什么?迟早要做夫妻,在一块儿干活,天天见面熟稔了反而更好!”
四月中旬过后。李秋香被确认怀孕了。潘二娘欣喜不已,叮咛来叮咛去,要她注意保养身子,家务活干不了就别干。小乔想给大牛道个贺,谁知他居然两天不露面,没给她这个机会。
三位学生府试过关的消息传来,陈应景毫无悬念地得了第一,刘朋、陈应章表兄弟名列第五第六名。陈宅整整燃放了半天炮仗,陈财主特地依照孙儿信中的意思让陈管家给小乔兄弟送来一份大礼,其中竟然有二十两纹银。小乔大乐,把银子给汪浩哲看了。收起来,再翻翻礼盒里除了一些点心,都是些笔墨纸砚书本,说是附庸风雅,实则小气不舍得给好东西,撇撇嘴骂一声财主奸滑,好在总还算有点实用的,三四块好布料,其中两块绸缎颜色很鲜亮,便征得汪浩哲同意,把笔墨纸砚书本拿出来,挑了几样点心留着,整个礼盒一盖,抱着送去给李秋香,权当是给她的贺礼了。
毕竟是乡下人家,新进门的媳妇未当家作主一切全凭婆婆作主和掌管,包括新婚收到的各样礼帛钱物,李秋香不能例外,虽说大牛在城里喜来登跑外务,得点酬金,但依着他那老实性子,肯定要先上交给娘,再由娘折回些零花钱给他,到李秋香手里自然不会多了。小乔看到李秋香作为新娘也就两三套新衣,办喜事时收到的布匹绫罗不少,光她知道的陈应章和刘朋送的就有好几块好料子,不知为什么不见她拿出来做衣裳穿,这样事如果是大妞二妞在家,她还好问,现在一家子都是男人居多,问谁?四蛟根本不懂这些,三妞又太小,汪浩哲给她的戒语是:人家家内宅事,不要多嘴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