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责任(第2 / 3页)
但秉安对过继一事很是敏感,邵氏也不情愿,老三夫妇俩心眼偏到胳肢窝,更是指望不上。如今孙子大了,在朝廷里说一不二,老侯爷也不敢狠逼他,就只好先在勋贵里串联着,把声势先铺起来,等秉宰临走的时候,让他上一份请封的折子,到时候估计也就含含糊糊混过去了。
老侯爷有这个把握,因为如今的朝廷敢出头反对他赵家的还真没几个,就内阁里那些怂货,真敢到时候闲言碎语,他就拔了那群老家伙一嘴黄牙
江夏侯府的徐渭算是勋贵中为数不多敢明面倒向赵秉安的武将,他在几次朝争中都为赵秉安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也最得赵秉安倚重。就凭叛逆豫亲王的脑袋,太师就给他谋了一个三千户食邑的一等子爵,这家伙可刚过弱冠。
如今太师帐下,蒙括隐身,徐渭由南郊迁入黑云,执掌东宫精锐,在军中混得是如鱼得水。赵同铮远走北疆,跟在陆冉身旁修习带兵之道,赵秉峻与各分家之子渗透御林,悄无声息的将这股顶尖战力收归己用。
举朝望去,赵秉安已是再无敌手,内阁对赵太师愈发大成的权势再想阻拦也是有心无力,何况,他们各行其道,相互提防,现如今也就是勉力拖延。
赵映姝叹了口气,她四个儿子个个生龙活虎,闹起来恨不能上天入地,唯独这个小闺女,打落地就捧在手心里疼着护着,生怕有一丝一毫的不妥,可不论他们怎么用心,这孩子还是时不时就大病一场,若非阿弟位高权重,太医、灵药供应不断,她与相公怕是都不敢想……
赵秉安一进前院,所有人都迎了出来,今日名为家宴,但朝中又岂有人敢轻忽,冼马巷这几日车马重礼不断,不是赵秉安不喜,多得是人跪在府门外磕头拜寿。
老侯爷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与几位公侯拼酒数盏不落下风,赵凤举作为他最看重的玄孙,自然也带在一旁见客。
太师的嫡长子虎头虎脑,筋骨资质很是不凡,老侯爷打算将其送入师帅府上锻体,这是京中勋贵都熟知的消息。
不过,太师如今位极人臣,炙手可热,身为他的嫡长子其实从军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师芎也怕弄巧成拙,恶了他与太师的关系,所以对这件事一直避而不谈。
但赵秉安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除了内阁,京城里还藏着一股深不可测的势力,老师临行前,曾严厉叮嘱他不可再接近钟山梦园,赵秉安知道那里面藏着谁,豹房大火,虽说烧死了夏榔,可孟薛涛在河北的动静却瞒不过他,神宗驾崩之前,夏铖兄弟无故暴毙,他在京城等了半月都没等到河北布政使司的奏表,这说明孟薛涛早与他生了二心。
湖湘党众更不必说,马朴等人数度登门,生怕一个不留神将来的少主就被拐上殊途,这青枝看着再好毕竟不比凤举,有着纯粹的湖湘血统。
现在好了,夫人二胎双生,给太师添了一双麟儿,老太爷想让其中之一承其衣钵,合情合理。
赵秉安次子取名长鸣,三子取名鹤啟,寓意志存高远,平安顺遂。如今看来,老永安侯隐约流露出让太师次子承袭忠义伯世孙的意思,毕竟忠义伯世子他们都见过,那真就是个稻草人,风一刮就倒。
其实勋贵们觉得太师未必有意忠义伯的爵位,因为实在是犯不上,但忠义伯府世子无嗣乃是铁一般的事实,将来太师若不同意过继,那二公子袭爵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老永安侯操心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在他看来,既然寄予厚望的凤举不宜在明面上谋夺兵权,那就曲线救国,把其胞弟长鸣变成实权武勋,由其代掌兵权,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