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三国议和(第2 / 3页)
万飞候也一举反攻,打的燕国大军节节败退,退入了燕国境内,连丢了七八座府城,才稳住阵脚。
柳园国再一看武神大军也是磨拳擦擦,准备要反攻入柳园国内的样子。柳园国主再也坐不住了,连忙提出议和。
燕国国主也立刻同意,双方把议和书交给了武神,和楚皇。
楚皇经过一番决断后,同意议和。因为楚皇知道眼前的大号局面,是因为无双侯大胜带来的一鼓作气的效果。
然后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楚皇显然明白。现在以一国,对两国就不可取,再加上楚国原本就因为内乱伤了元气,所以这时议和是最好的办法。
原来这一切都与韩军大破燕国公主率领的八十万大军有关。
本来四方侯,万飞候与燕国,柳园相持多年,三方都很难有突破。所以燕国,柳园都把希望放在了燕国公主这边。
燕国公主突发奇招,帅八十万大军,穿过了人类的禁地,广阔无垠的沙漠,杀到了楚国的西边长红关,眼看就要破了沉夕关,杀入楚国腹地。
而这时大楚刚发生夺嫡内乱,几乎已无兵可调,所有的军队都在与燕国,柳园国的边境上。大楚应该说毫无还手之力的。
可不知从那冒出来的一个无双侯,带着临时拼凑的,几乎没打过仗的二十万杂牌,凭借三场战役,就把燕国公主的八十万大军打趴下了。
既然要议和,在整个这场三国大战中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韩军,当然也要出现在议和的谈判席上。
十天后,韩军出现在了莽城,三国选定的议和城市。莽城是三国交界的地方,近百年来,几乎所有三国之间的议和都会选在这里,于是人们就用莽林域的第一个字来称呼它。
莽城,三国分别拥有三分之一。大楚拥有城市南部的管辖权,燕国和柳园国分别拥有莽城西部和东部的管辖权。
莽城的北部没有任何建筑,是一片超大广场,这里会通常会被三国商贩用来做买卖的地方,也会有人再次进行决斗,当然最原本的用意是用来三国在此签订议和协议。
燕国公主带回燕国的只剩下了十万不到,而且几乎个个带伤。
如果说燕国公主带八十万大军穿过了沙漠,是一场之前只能在理论上做得到的军事奇迹的话,那韩军用二十万杂牌打败八十万燕军,那就是奇迹中的奇迹,根本是理论上都不可能发生的事。
所以这几仗震动了整个莽林域,也直接影响了武神,万飞候这边的局势。因为燕国,柳园国,有满怀希望,变成失望,最后是绝望,士气一落千丈。
而楚国,听到了一场接一场的捷报后,士气高涨,各个嗷嗷直叫,叫着不能输给无双侯的无双军。这一下子高下立判!
武神抓住了柳园国的一次破绽,很准快的出击,一举消灭了五十万柳园国大军;燕国原本与柳园国大军互为一体,柳园国一败,一退。再加上因为国家骄傲燕国公主败退回国,燕国大军士气落至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