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八刀的九窍玉!(第3 / 4页)
我比较急躁,而黑子很沉稳,我们两个搭配起来正好合适,这才是九叔能让我们两个毛头小子坐镇潘家园儿的原因。
我抬头一看那癞子还眼巴巴的盯着我,连忙道:“快坐啊大兄弟,来坐!”
说着殷勤的给他上了茶水,然后让他在沙发上坐下来,我们慢慢谈,顺便叫黑子去把外面的东西收一收,今天做完这一单,就算是收摊了。
我有万全的把握能拿捏住这癞子,因为今年正在严打,什么盗窃犯罪的事情抓进去都得判个十七八年,他手里这批东西明显来路不正,如果他不卖给我们,我不介意让黑子捉住他,我和黑子做一回检举“倒爷”的良好市民。
其实我有点担心这癞子是个“佛爷”(即小偷),因为他看着流里流气的不像是“倒爷”,和街上那些二流子小偷倒是很像,万一这蛐蛐罐儿是他从京城某个古董界大拿那里偷来的,我们把货放出去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我还得摸摸他的底细。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的八旗子弟,非常喜欢斗蛐蛐熬大鹰,斗蛐蛐的学问完全可以开设一门学科。蛐蛐儿有白麻头、黄麻头、蟹壳青、琵琶翅等区分,当时战斗力强大的蛐蛐儿在富家子弟当中价值千金,而比蛐蛐儿更贵的就是蛐蛐儿罐!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蛐蛐儿罐也是这个道理。上等蛐蛐儿身价千金,蛐蛐罐儿自然也要以青白色宝罐来装,蛐蛐罐儿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夫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分,在清朝康熙乾隆盛世年间,一个极品蛐蛐罐儿的价格可以在通州买一处宅院儿,相当于现在一栋八十平米房子的价格,可见这东西有多值钱?
到了现在,虽然没多少人玩蛐蛐儿了,但是老北京人里头有不少怀旧的古玩界大拿,对这些东西情有独钟,玩古玩的大拿没有一个穷的,那种人嗜古董成痴,宁可饿死也要把好宝贝入手藏起来。所以这蛐蛐罐儿收了,想要买的人大有人在。
我有些激动,只好微微咳嗽一声,盯着这癞子道:“我能上手瞧瞧么?“
癞子自知理亏,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手里的蛐蛐罐儿递给了我。
这癞子也是门儿清,笑了笑道:“这位兄弟怎么称呼?”
我心说这不应该我问你么?也笑着道:“叫我孟凯就行,不知道大兄弟你这些东西哪儿来的啊?我们店可是正儿八经的店铺,合法经营,违法犯罪的事情可是从来不做,坑了洋鬼子都按时交税呢!”
这癞子被我逗乐了,哈哈一笑,道:“得了,我也算是交个朋友,我姓王,你可以叫我王癞子,兄弟我最近落魄了,手里头没钱,所以想要整点钱,看你们店两位兄弟都比较年轻,以为你们眼浅,所以上来献丑来了”
我也哈哈一笑,心里暗骂,感情这王癞子是欺负我和黑子年轻没有眼力,看不出来他那西峡玉仿的九窍塞,也幸亏黑子点出来了,不然我真的有可能上当了,
我仔细看了看,又翻着这蛐蛐罐儿底下摸了摸,确认这是一个清朝皇家仿制的永乐官窑蛐蛐罐儿,清朝时期许多皇室子弟喜爱斗蛐蛐儿,宫廷内务府有仿制明朝永乐官窑的蛐蛐罐儿。
我手头这个,就是正儿八经的清朝内务府监制的,皇家专用的蛐蛐罐儿。说不定当年是康熙爷把玩过的,这上面雕龙画凤,描着金漆,一条蟠龙张牙舞爪昂然于上,口中一颗红彤彤宝珠,周身祥云缭绕,一看画风就是出自名家之手。这蛐蛐罐儿胎质细腻,瓷晶玉润,是正儿八经的康熙年间的清皇室仿造永乐官窑蛐蛐罐儿。
我看了之后,黑子也拿过去仔细地鉴定了一下。
我和黑子能被九叔这么放心的放在潘家园儿,一来是因为我在东北的时候帮九叔看了好几年店,眼力和阅历都够了,第二个原因是黑子这个人。
黑子的经历在我看来简直可以写一本《杀手是怎样炼成的》,他在云南平远当了八年缉毒武警,手上有二十几条人命,那边是中国走私的南大门,许多文物还有汽车之类的东西都是从那边走私的,他眼力界并不差。从部队回来之后他整个人很古怪,做事情非常上心很喜欢学习,没事就请教一些老古董,学了不少鉴定文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