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话牛帅 > 42 第一次打三后卫的老虎(四千字大单含白露节气日加更)

42 第一次打三后卫的老虎(四千字大单含白露节气日加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否说明什么问题?国际足坛会不会有新的模仿者出现?新赛季的欧洲联赛我们是否能看到更多改打三后卫阵型的球队?

《卫报》战术专栏作家,足球战术史巨著《倒转金字塔》作者乔纳森·威尔逊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三后卫阵型在上世纪80年代末曾大行其道,但在90年代末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单前锋体系。

阵型的演变遵循一定的规律,三后卫之所以会火,是因为随着传统边锋的消失,边后卫不需要再专注于防守,他们的位置提前到中场成为翼卫,留下三名后卫对付两名前锋:两个盯人,一个拖后。

然后,在对阵单前锋时有两名后卫空余出来,三后卫阵型的中场就会被对方压制,尤其是在两名翼卫需要去对付4-3-3或4-2-3-1阵型的两名边锋时。

里努斯·米歇尔斯,将全攻全守战术发扬光大的伟大教练,或许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战术改革。

没有固定的位置,不断换位牵扯着对手的防线,每个人似乎都可以胜任防线、中场和前场的角色。

无冕之王荷兰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可以在前场就开始防守,并且可以从后场就开始发起进攻。

很多人认为这种战术就是球员可以根据喜欢跑到自己喜欢的位置上,实际上这种战术对球员的要求非常高,体能,战术理解能力和执行力。

这个体系的关键是总能找到球场上的空间,但足球是十一个人的团队运动,约翰·克鲁伊夫只有一个,所以难以做到真正的全攻全守的荷兰队在世界杯三次未能夺冠。

近年来,何塞普·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给世界足坛带来了新的变化,一直球队拥有65%甚至70%的控球率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那些控球率不到30%的球队也开始适应这种局面。

后场摆大巴,不留空当,让对手在中场随便倒脚,这种之前不敢想象的打法,现在却成为了很多球队的求生之道。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中场的控制无关重要,多余的后卫反而成为一种优势,因为球队的目标由“赢球”变成“不输球”。

在另一端,双前锋的配置也重新流行起来,这让双中卫的阵型有些无所适从,三后卫却可以从容应对。

此后多少战术大师想创新和改革,却发现总是绕不过全攻全守的影子,哪怕是21世纪的今天,巴塞罗那和西班牙创造的Tiki-Taka,也只是建立在全攻全守的基础上,实现了部分功能。

这个战术特别重视球权,特别追求中场的控制权,所以他们很少使用防守反击,而是尽可能地压缩空间,试图在中前场就拿回球权,所以高位压迫也随着这个战术诞生。

当然,世上没有落后的战术,也没有真正先进的战术,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足球运动还在,足球战术永远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

今夏法兰西欧洲杯,有两队一开始就使用三后卫阵型,其中一支奇迹般的杀入四强,成为本届杯赛最大黑马,那就是首次参加国际大赛正赛的欧洲红龙威尔士;另外一支就是打进八强,被改打三后卫的德国队击败的老牌强队意大利。

可以说,欧洲杯四强中的一半球队都是靠着三后卫阵型赢球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