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第311章 矿区(第2 / 3页)
一开始家里人只当不方便或路上有事没收到信,但一两年后难免会托人一路往北打探,四五年后还不见回来,也就只能当时路上遇到了劫匪回不来了,从没人想过要报告官府。
苏老太爷的第一想法就是,杨家要造反!
需要这么多的青壮年,杨家本身又有兵权,难道杨家想要造反?
可十年战乱期间是最好的起义时候,杨家都没有动手,此时天下初定,百姓都不想打仗了,杨家又怎么还会造反?
苏老太爷悄悄的使人盯着杨家的大总管,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总算是摸到了铁矿和铜矿,当时苏老太爷并没有宣扬出去,他只是想握住这个证据,到时候也好拿捏杨家,只是没想到再一次拿出来的时候却是直接将杨家打下尘埃。
难怪杨家底蕴比苏家少了近一半还能与苏家叫板,其中的财力可见一斑。
而苏家之所以能发现,还是因为杨家公开与苏家对上后,苏老太爷派人去查杨家,杨家的表面功夫做得很好,子弟也要求严格,至少就不像苏家子弟一样有抢夺天地的,有****良家妇女的,他们在一般百姓面前都很自律,胡闹也是在家里。
而奴才的生死,苏家也只能攻歼他们不善不仁,却不会伤到他们的实际利益,而且,苏家在这方面的把柄不必杨家少。
苏老太爷不相信杨家这么干净,知道总是盯着他们也发现不了什么,就派人去找曾在杨家的老人及杨家以前的痕迹,他不相信杨家在以前就能这么干净。
这一查就查出不同来,杨家已经荣养的老总管总是喜欢四处走动,而他走动过的地方总是会莫名的少掉许多乞丐、青壮年及半大的孩子。
被骗去抓起的人大半都埋在了铁矿和铜矿底下,他们高强度的劳作,又一直被奴役,这里深山老林的,没有大夫,没有药材,吃穿又简陋,病了只能硬抗,因此死亡率特别的高,这也是杨家每年都要吸收新人的原因。
而没死的那些人,等邓茂和郑参将带着官兵过来救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大多不成了人样,二十多岁的青年,衣衫褴褛,近乎麻木的看着他们,面容却比五十岁的人还要年老,头发半百,看见郑参将和邓茂,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却很少有人哭泣流泪,只有那些才被送来,或是去年才被送来的人才哭喊的叫几声“感谢青天大老爷”。
看着这上前个面目麻木的人,邓茂只觉得眼睛发涩,这都是他的百姓,都是他治下的百姓……
其中就有一部分是青壮年是失踪,家人报案却怎么也找不到人,最后都不了了之。
每一个地方失踪的人都有限,可这么多地方都失踪了一些人,加起来可就不少了,加上失踪的乞丐,这是很可观的数目。
苏老太爷发现失踪的人都是十二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因此心中有数,就让人特意注意这个年龄段的人,特别是二十几岁的青年。
这一注意,苏老太爷就吓了一跳,每年都有一批这个岁数的青年会出外打工,他们都是被过路的客商看中带走,留下的话都是去做个四五年就回来,在走之前,客商也都会提前预支他们一部分钱留给家里。
可那些青壮年离开之后就没再回来过,信也没有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