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牛腩煲(第3 / 5页)
接下来就是炒酱汁。
牛腱其实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种,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
汤芫就把牛腩切成条状,切后放入盘中用冷水冲洗2遍,再放水浸泡。
此外,她还加上一点牛杂,牛肠牛肚还有牛筯牛膀,甚至还有萝卜。
在陵镇,这都叫牛腩煲,只要是牛腩是煲里的主料,就叫牛腩煲。
在江城,这就叫牛杂煲了,但江城人大多崇尚清水牛阿煲,喜欢汤清见底。
汤芫带着材料到剧组的时候,宁菲手里还捏着一块凤梨酥“咔咔”吃个不停。
她还给汤芫递了一块,汤芫一吃,眼都瞪圆了:“这是我做的凤梨酥,怎么会在你这?”
宁菲笑得前仰后合:“我粉丝给我带的!她说她跟她妈妈昨晚在你那儿买了二十盒。”
汤芫懂了:“她也是你今天的客人之一?来自澄市?”
宁菲压低了声音说:“澄市一级法院的法官夫人!”
但陵镇还是讲究汤底浓稠,“够味儿”才够劲头!
她把蒜茸备好,姜片少许,豆腐乳两块,甜面酱一勺,再放点豆瓣酱和辣酱,用料酒冲开,调匀。
姜片用油煎至金黄色,放入砂锅,把刚才泡好的牛腩也放进去。
她往里丢一点山楂,让牛肉更易烂熟,也可以让牛肉的口感更好。
因为山楂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酶和山楂酸,山楂酸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又因为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因此炖的牛肉更烂易熟。
说完她把最后一块凤香酥咬开,清香的凤梨在瞬间在舌尖爆开,果味充满了整个口腔,冲上鼻间。
汤芫就没想太多,她说:“你说那法官喜欢吃牛腩煲,还是澄市人,那我今天就做个澄市最地道的牛腩煲吧!”
牛腩其实并不特指牛的某个部分,只是一种统称,指的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
牛身上许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取肋骨间的去骨条状肉,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筋也较少,适合红烧或炖汤,这是牛腩。
在里脊肉上层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状不大规则的里脊边,也可以称作牛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