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第42节(第2 / 5页)
若是自家人,谁敢这样对待公子呢?
且现在回想起来,那二人不光是穿着打扮不像父子,更多的还是气质气韵有云泥之别,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个家里出来的。
“劳烦夫人遣小厮去报官,照顾好江姑娘,我先去追!回头前头街角碰面。只怕若是走远了,便是官差来也无济于事了。”
年节人多眼杂,多有拐子四处流窜作案,这些人大多团伙协作,经验十分丰富,一旦得手便会即刻转移。而等被拐的孩子的家人意识到、再去报官,然后衙役搜捕的时候,那些拐子早就逃之夭夭,哪里还抓的着呢?
赵恒多在江湖混迹,自然听说过里头的门道,所以就做了这样的安排。
因这对“父子”动作十分粗鲁,经过的时候,胭脂等人不免多看了几眼,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
不等他们走远了,胭脂忽然道:“我怎么觉得,那孩子眼神呆滞,有些傻愣愣的?”
赵恒没说话,只是眉头紧锁,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秦夫人出了会儿神,突然脸色大变,失声道:“那,那孩子不是徐知府家的公子么?!”
“什么?!”
他这一出声,在场众人都像是找到主心骨似的,纷纷点头如啄米。
胭脂也顾不上许多,只是叫他当心,然后就见赵恒如黑夜中一只大鸟一般,瞬间消失在人群中。
稍后,秦夫人带着胭脂和秦小姐找了巡街的官差,对方一听竟然是知府大人家的公子被拐,先还以为是玩笑,确定秦夫人是真的在报案后,一身冷汗瞬间就把官服湿透了。
除夕之夜,若拐子竟真的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将知府大人家的公子拐走了,这,莫说差事,怕是这脑袋也保不住了!
胭脂和赵恒俱是一惊,“你确定?”
胭脂是没同知府家直接打过交道的,赵恒虽然打过几回交道,却从未见过徐知府的家眷,自然不认识。唯独秦夫人,因家中买卖着实出色,确实被徐夫人请去参加过几次宴会,故而认得。
秦夫人急的跺脚,“自然是,我见过好几回,因他容貌出色,小小年纪礼仪又周全,记得格外仔细。快,快报官吧!”
“谁人这样胆大包天,竟敢拐带知府家的公子!”
经秦夫人一戳破,众人瞬间将刚才觉得不对劲的地方都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