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四八回人之死重于东岳山(下)(第1 / 3页)
这句话已经代表了太子的态度,他不愿意欺瞒九公主,却也不想让她直面这样的事情,只好就此避而不谈。
九公主道:“昔年文王受纣王迫,食长子考之肉,是情势所逼,无可奈何。但今日倘若尽力一搏,未必不会保下茅绍均的性命。”
太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然而九公主打断他,又道:“但所谓尽力一搏,其实是破釜沉舟,不留后路的做法,我们的目标是大局,不应该纠结于一处得失。”
九公主没有答话,转身进了车驾里,陈科退后一步,对马车弯腰行礼:“恭送公主殿下。”
她到东宫的时候,李劭卿正在博望苑与太子议事。自从曹德彰在庭上表现出对李劭卿的不信任之后,他干脆破罐子破摔,毫不掩饰地亮明了自己真实的政治立场,有事没事就往东宫跑一趟。
九公主面沉入水地入殿,看到李劭卿,忽然笑了一声:“想必之前曹德彰只是试探你罢了,倘若那时能够沉住气,现在恐怕也不会变成他的政敌。”
李劭卿有些愕然,转眼去看她:“怎的突然说起这件事?”
九公主道:“我方从诏狱回来,陈科劝我不要再插手此事。”
九公主出了诏狱便急匆匆地回宫,打算去找太子商量金银册的事情。她离开之前叮嘱陈科给茅绍均请郎中医治伤口,陈科一脸为难:“殿下,微臣虽然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但并不是所有的锦衣卫都诚心诚意地听我指挥。”
九公主动作顿了一下,蹙眉道:“只是让你请一位郎中罢了。”
陈科道:“我可以默许,但绝不能出面。”
九公主想了一会,坚决道:“我从宫中派太医来。”
反正已经和曹德彰撕破脸了,不再乎多这一次。
太子愣了一下,立刻领会了陈科的意思:“的确……因为这件事而与曹德彰一争长短,不是明智的做法。”
九公主道:“茅绍均建议我们拿金银册做文章。”
太子道:“我正与劭卿商议此事。”
九公主点了一下头:“所以,你决定要放弃茅绍均了吗?”
太子目光一顿,道:“九娘若无要事,就先退下吧。”
陈科犹豫了一下,道:“殿下,内阁不会善罢甘休的。”
九公主的目光瞟过去看着他,道:“你的意思是?”
陈科道:“只怕曹首辅会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致茅总兵于死地,而殿下……不宜在这方面与他为敌。”
九公主听懂他的意思,沉默了很久才低声发问:“你要让我袖手旁观吗?”
陈科低头道:“殿下请三思,恐怕就算您有心阻拦,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