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多尔衮进京(6)(第1 / 1页)
这些受到重用的明臣借此机会又推荐亲朋故友,门生宾客,如同滚雪球一般,摄政王多尔衮获得的有用之才越来越多。
对多尔衮这种大包大揽,普遍招抚的用人政策,有人不理解。大清朝的顺天府巡按柳寅东就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
“我朝任用汉官,凡前朝除名的赃官和流贼的伪官,一概录用,虽说宽大为怀,但好坏不分,鱼龙混杂,势必造成不良影响,应该慎加选择,甄别贤愚。”
从澄清吏治的角度看,柳寅东的建议很有道理。但多尔衮却断然拒绝,他的观点是:“国家刚刚奠基,千头万绪,百废待兴,急需用人。凡归顺官员,一经任用,就不必苛求。”
拒绝了柳寅东的意见,并不代表摄政王忽视吏治建设,放纵官员贪赃枉法。对于贪污受贿,他其实也是深恶痛绝。
进城第二天,多尔衮下令:各衙门官员按原职务照常上班,将姓名官衔速速上报,朱姓皇族前来归顺的,保留爵位,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那位迎降有功的锦衣卫官员骆养性当即被提拔为天津总督,带头祭奠先帝的曹溶大人被任命为河南道御史。
多尔衮用行动,真正兑现了进京前向大明臣民许下的“吏来归,复其位”的诺言。人们感觉,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很快,十几位明朝旧臣探头探脑前来报到。多尔衮立刻接见他们,并操着不熟练的汉语怪声怪调的说:“大家不要害怕,本摄政王不会杀害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放心照旧供职吧。”
过了几天,多尔衮又颁布谕旨:内阁,六部,都察院等各个衙门的官员,都以原官职同满族官员一同办公。明朝的大臣,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魏忠贤阉党,不论是一直忠于明朝,还是投降过闯贼,只要归降我大清,就官复原职,加官晋级。
多尔衮刚出任辅政王主持国政时,婉言谢绝了朝鲜国王的私人馈赠。他对另一位辅政王济尔哈朗说:
“当年我出征朝鲜,攻陷江华岛,约束军兵,严禁杀戮,保全了朝鲜国王的妻妾子女。朝鲜国王感激不尽,常常派人进献厚礼。现在我俩辅政国事,谊无私交,不应该接受这样的馈赠。不仅如此,今后凡有外国赠送礼物,各位亲王,郡王,贝勒都不能接受!”
多尔衮的提议得到了满清诸王,贝勒,大臣的赞成,从此不接受外国馈赠成为大清国的一项严肃的纪律。
多尔衮就是这样一个人讲求原则,注意自律,并能从个人自律中引申成法令制度。他的为官品性,无疑比很多明朝官僚高出许多。
在涿州曾狙击过李自成败兵的明朝官僚冯铨,过去因投靠九千岁魏忠贤,爬到了内阁大学士的高位,崇祯帝上台后被削职为民。他认为自己再无出头之日了。可多尔衮一听说他是个有才能的人,竟亲自写信征聘他。冯铨大喜过望,闻命即至,被委任为内院大学士,排名竟在范文程之前。
冯铨心不自安,请求摄政王将他的位次后移。多尔衮笑着说:“国家尊贤敬才,先生何必谦让!”冯大人受宠若惊,下决心踏踏实实为大清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有一位地方官员刘达,在明朝担任临汾知县,投降李自成后任巡按河南直指使。吏部向多尔衮请示:对刘达是按明朝授予的官阶还是顺朝授予的官级“复其位”?多尔衮毫不犹豫的批示:就高不就低!结果刘达被按大顺朝所授较高的官职前去上任。
多尔衮求贤若渴的开明用人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向大清朝投递官职姓名的明朝旧臣鱼贯而至,络绎不绝。
大才子龚鼎孽也听到了多尔衮的招贤令。他二话没说,牵起爱妾顾媚的手就大着胆子跑了出来,欣然接受清朝的新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