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黄雀?(第2 / 3页)
可是听到欣才人的孩子流掉的时候自己一点都不难受,为什么看到小八受罪的时候总是想到玚儿呢?
***********************
景武十八年春夜,宫人急报后宫欣才人于庆霭宫滑到惊了胎气,景帝忧心之下匆匆离开毓秀宫嫣昭容处,昭容赵氏惊怒之下失言迁怒八皇子珽,珽伤心之下怀念生母独自泣于颖妃生前最爱练舞的流水坞,却被人推于湖中,幸得宫正司女史李氏所救。
景帝震怒,严令翊坤宫彻查,皇后最终查实乃被禁足于流水坞附近的凉风台的曹氏指使心腹宫女兰香所为。大刑之下兰香供供认不讳,是曹氏深恨曹家毁于襄国公府的权力倾轧之中,八皇子乃襄国公亲妹所出,且那夜又独身一人出现在偏僻处,曹氏方才得手。
“贱*人,我对你不薄,你竟敢行背主之事?”苍老且瘦骨嶙峋的曹贵人气急怒骂,怒极攻心,引发一连串的咳嗽,止都止不住,曹氏跪爬至景帝脚边,“皇上,您要相信,真的不是妾做的!”
当年徐氏恨毒了玚儿非嫡出却占了长子的名头,故意有意疏漏才让曹氏对玚儿得了手。估计徐氏当初还想拿这个把柄辖制曹氏,不曾想曹氏屁股擦得干净,让她无计可施不。后来反而是曹氏借着曹家在前朝发迹的东风逼得徐氏在后宫节节退让,皇后之名几乎名存实亡。当初,不知徐氏是高看了自己还是低看了曹氏?
入宫近二十余载,她冯昕薇虽是女子,她手上虽不算干净,骨子里却最不屑拿下三滥的手段去争宠,更从未曾碰过那起子祸害子嗣那样阴私龌龊的勾当。可自从知道了是当初的曹贵妃与许皇后不谋而合下的手,她心膛的怨恨熊熊燃烧从未停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折磨着她。
去他的稚子无辜!去他的天地良心!什么都是虚的,都比不得十月怀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后来的日日夜夜,她恨透了当初自己骨子里的清高自傲。她发誓,复仇的路上没有怜悯,倒霉的是别人总比遭殃的是自己好。
如今,在自己蓄意挑破三皇子早殇之谜之后,徐皇后终于也品尝到了痛不欲生追悔莫及的滋味。
景帝看着跪地匍匐的曹氏,一言不发神色莫名,右手边的徐皇后放在左腿上的手一紧,手里的的帕子紧了三分,
就在这时,片体鳞伤身无完肉的兰香高声哭喊,“主子,兰香对您忠贞不二,只是奴婢听了您的话推八皇子下水,良心难安啊!奴婢实在是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才吐露真言,可仆不言主过,奴婢为了良心违背主子,自当以死赎罪!”言毕,趁众人愣神的功夫迅速撞向红漆宫柱,在殿内一众高位妃嫔的惊呼中脑浆迸裂。
一时间室内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位于西侧上首的冯德妃看向皇后,此时的皇后又是一派的云淡风轻。
徐皇后真是好算计,如今欣才人流产、嫣昭容被皇上厌恶、曹氏谋害皇嗣,等小八没了命,嫣昭容在皇上眼里活着也跟死了一样,有个那样恶毒的生母,连带的十皇子也被厌弃。而那时的曹氏,就是有英王求情又如何,也是必死无疑。
对于自己而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如此大快人心,不正是遂了心愿吗?
皇后这次心太急,谋的太多,动静太大,在有心人眼里就留下了蛛丝马迹。等曹氏死了,自己只要引得皇上怀疑皇后,到时候证据确凿还怕玚儿不能大仇得报吗?更何况皇上本就是疑心重的人,说不得自己不需要费心思,皇上自己就能查到皇后头上。毕竟,在这个局的开头,事关死去的亲生儿子,徐氏的阵脚早已经乱了。不然以徐氏的性子,要铲除这么多敌人,她大概要花上几年的时间尽量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了无痕迹。 毕竟,徐氏忍辱负重二十年,才在皇上心目中塑造了坚固的温良大度、顾全大局的贤后形象。
不知道皇后原形毕露的那一刻,被欺骗了二十年的皇上是怎样的脸色?又是何样的心情?
她冯昕薇如今行尸走肉隐忍地活着,除了报仇血痕,心里还在乎的就只有胞弟了。她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快乐可言,也没有了多余的怜悯之心。因为她自己就是可怜人,又有什么资格可怜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