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挖隧洞过黄河?古人大惊!(第3 / 4页)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规划修建了众多大小的沟渠,这些沟渠与宝瓶口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
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修建了平水槽、飞沙堰和溢洪道等设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
在修建都江堰的过程中,由于地形复杂、施工条件苛刻、筑坝难度也极大,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博主再讲讲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这些工程呗。”
......
“父亲!”
“都江堰在几千年后还能使用!后世人也一直记得我们!”
李冰的儿子看到关于都江堰的弹幕无比激动。
......
【自南水北调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截至2023年,已经给北方送去了超过620亿立方米的水,汇集了42个大中型城市和280多个县区,成为亿万人的生活依赖,极大程度改善了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也正是因为它,南方的水可以不用翻山越岭,仅靠不足100米的海拔落差,直冲1400多公里。】
【逢山开渠,遇水架桥。】
【让这些原本要汇入长江的水流改变了流淌轨迹。向北穿过中原大地成为一条纵贯南北、自由流淌的水源,滋润沿途的万亩良田。】
李冰看着眼前的都江堰很是欣慰。
都江堰是他们父子二人的心血。
自从他担任蜀郡郡守一职,深入了解了当地四季旱涝的严峻情况之后,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大规模治水。
他从玉垒山开始,亲自带领指挥民工,在玉垒山凿开了一个20米宽的口子,并命名为宝瓶口。
接着再江心用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一分为二,引导其中一支顺利流入宝瓶口。由于低沿前端的开口形似鱼头,他便将其命名为鱼嘴。
【看到这里,不得不为我国基建骄傲。】
此时弹幕弹出。
“一劳永逸,造福子孙后代,为伟大祖国点赞。”
“不管水往哪儿调,都请节约用水!”
“祖传水利工程,那就得提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了,现在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