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百戏师(第4 / 4页)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借,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四句七言诗,连在人群后方的毛头小子也能清楚看见。周遭的人群也都看得清清楚楚,人们只是小声议论着,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了,依旧无人能解答。
“我知道”,寂静的人群,一声叫道,瞬间聚集了无数的眼睛。
毛头小子,不知何时,已经挤道人群前方,站在牛背之上。出声的人正是他。
中年商者立即出声:“少爷学识过人,何不去中心区的潇湘灯谜会一试,猜中了有大奖。”,中年商者见毛头小子年纪轻轻学识过人,就把他当成大家族的偷跑出来玩耍的小少爷对待,客气的很。
毛头小子闻言,立即又拍拍牛屁股。朝着中心区挤去。
此刻中心区已经挤满了人群,乌压压的一片,任牛犊怎么挤,却也只是很久才能前进一点点。
本说,一个灯会,不至于此。但是由于是潇湘院主持的,并且联合了镇上的几大商会,所以热闹非凡啊。
在青云镇,潇湘院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说道潇湘学院就不得不提,当朝右丞相李元赫。潇湘院以前也出过无数的青年才俊。李元赫无疑是最优秀的,那是前些年从潇湘院走出的状元郎,几年就已拜相。
在一个中年主持者的示意下,毛头小子走上台来,在一处桌子前用备好的文房四宝,写出答案。
答案很快送至一位坐在台前的老者面前,老者看后面泛红光。老者激动的走到毛头小子身边,低声询问道:“小友,能告诉我你的姓名吗”
“林霄”
“恭喜这位林霄少爷,回答正确,赏金300两”
台下爆发出山呼海啸的惊呼声。
而李元赫又十分感恩,从楚王那里为潇湘学院获得一份巨额资金,将学院里外翻新,并且扩大一倍不止。这样让的潇湘学院声名大起,一呼百应。
最引人注目的最后环节,终于到来。
只见空中,4个约莫一丈长的灯笼徐徐升起,拉起一张大帷幕,上面赫然写着一首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