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搬山记 > 第五章 《列子》之谜

第五章 《列子》之谜(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冯教授说着随手拿起几张羊皮纸,在方大同等人眼前晃了晃,说道:“你们看,这九张羊皮纸上写了很多字。我和几位教授分析了一下,这些字没什么逻辑可言,都是随手乱写的。

但这些杂乱的内容里,却有些词语被着重圈画了出来,比如像‘归墟’、‘归墟之井’、‘天师’、‘天师堂’、‘仙人’、‘鬼’、‘妖魔’、‘仙山’、‘巨人’之类的,你们有没有感到很奇怪?”

“对对对,是很奇怪。”方局长等人听得正入迷,听见冯教授问话,都鸡啄米般使劲点头回应。

趁这当空,祝陨生赶紧掏出手机搜了下“归墟”这个词语。

随着确认键按下,屏幕刷地一下,显现出一片很长的搜索结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归墟,亦作归虚,比喻事物的终结或归宿。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八方水流汇聚之处。

陨生低头看着这些奇特的文字,发现这些字体非常繁复,有点象形文的意思。但比篆书和古老的甲骨文笔画更多,结构更为复杂。每列字都是由上而下一笔写成,遒劲有力,看起来极像某种臆造的符文一样,古老而神秘。

众人讨论半天,也没弄出个所以然,便把地图的事先放到了一边。

方局长示意冯教授接着讲,冯教授便拿起兽皮内发现的四本《列子》,看着方大同说道:“方书记,上面说的,便是我提的一点小建议。如果说我提的这些建议还具有些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话,那我下面要说的话,可能就……呵呵,可能就有些不严谨了。”

“冯教授您过谦了。”或许是因冯教授解开了兽皮图的某些秘密,方大同越看他越顺眼。不觉中,焦躁的心情也变得大好。他弹了下烟灰,笑道:“没关系,这里又没有外人,您尽管直说便是。”

见方大同满面春风,冯教授也很高兴。他得意地用余光扫了扫左右位的几名专家,清清喉咙,提高音色说道:“既然方书记发话了,那我就倚老卖老,再代表诸位说说这几本书和羊皮纸的事。”

《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为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明代以八岁神童入顺天府学,官拜内阁首辅的李东阳在《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诗中说:‘归墟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

不等几人回声,是否同意他的代表,他便迫不及待地翻开四本《列子》其中的一本,向众人展示了一下,指着说道:“这几本书,不是什么古物。我和几位教授初步判断,也就是民国初年的东西,没多大的价值。书的内容,是《列子》无疑。

据史料记载,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世对他的尊称,他大概生活在战国初年的郑国圃田,大约…大约在今天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后世的修道者都尊称他为‘冲虚真人’,所以,《列子》这套书,有人也称之为《冲虚真经》。

据传,此人一生安贫乐道,不逐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四十载无人识。其潜心著述20篇,得成遗作《列子》八卷,分别为:《列子·天瑞》、《列子·杨朱》、《列子·汤问》、《列子·说符》、《列子·仲尼》、《列子·力命》、《列子·皇帝》、以及《列子·周穆王》。”

说着,冯教授把四本线装古书在桌面上依次排开。

指着说道:“这四本书,每书两卷,正是列子的八卷遗著。但这套书并不罕见,普通的书店应该可以买得到。即便是这种民国时期的石印版本,有些古董店也偶有遇到。所以,这四本书……不是我说的重点。我说的重点,是这九张羊皮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